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让人心凉的台湾食品业者良心

2013年11月06日 16:17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台湾食品安全问题就像是未爆弹,最新爆出两家食品公司董事长也为此事而公开道歉,表示食品是良心事业等等。整个操作模式几乎与两年前的塑化剂风暴一模一样,厂商都坚持是在不知情的状况使用了有问题的原料,并表示不会再犯。

  台湾《立报》6日发表社论说,到目前为止的食品安全议题,业者的反应已经戳破了两个神话:市场竞争有利于消费者、厂商都高度专业。

  资本主义社会对于竞争性的市场机制都有一定程度的肯定,认为厂商之间的竞争会带来良性的后果,比较陈腔滥调的说法甚至可以讲出“消费者是最后赢家”的八股。但是近两三年的食品安全议题,每一桩都可以看到所谓的“市场竞争”机制是空谈,只是便于厂商之间形成一个向特定几家厂商购买原料、然后形成互相供货机制的共犯结构。“竞争”并没有让厂商去努力开发产品的差异化,然后为了不同的价位、产品特性而去使用不同的原料,反倒是集结成为一个有共存共荣默契的团体,然后彼此之间采用相同的原料。

  更诡异的是,历经大风大浪而发迹的业者,在面对原料时,突然都像是一般的消费者,完全没有食品经营、技术的专业,就像是纯洁小白兔进入凶险丛林。历来的商业财经杂志都会强调业者在迈向成功过程中,除了要有胆识,还要有专业、判断力,简单的说,“资本家所思考的高深层次跟一般人是不一样的”。但是看惯了媒体造神文章还差一点就被洗脑的人,在这次的毒油事件中应该会很错愕,因为业者几乎都摆出“不知道油的品质有问题以至于误用”的态度。

  这种状态非常反常。稍有一点工作经验的人都会知道,只要在一个行业待了几年后,就会累积出一些对于工作品质的认知,服务业会知道何种服务称得上好品质,制造业则会轻易分辨出原料、成品的品质等级。只要稍稍观看一些采访小吃店、名产业者的节目,几乎都会看到老师傅对于原料的细微差异侃侃而谈,但是台湾的油品业者对于采用有问题原料一事,却像是一夕之间对于自己的专业得了失忆症。一个油品业老手为何辨识不出油品的好坏?为何不能看出油品掺杂了非天然添加物?业者没有提出解释,不得不让人怀疑,如果不是刻意隐瞒实情,就是真的不具备专业能力。

  而更诡异的是,台湾商业界没有展现负责任的态度。台湾的政治人物做错事、受到众人訾议,大多是下台以示负责。国外的商业界也不乏类似案例,业绩不好、产品出包、讲错话的结果当然是要有人负责。这不仅是为了企业的形象,也是为了树立公司内部的管理纪律。

  但是这股负责任的风气却与台湾的商业界无缘。最常看到的就是本地企业的执行长就算是做错事、管理失当却还被慰留,食品业界在近3年的食品安全风暴中,也不遑多让。每次的食安事件后,只见公司登报道歉、高层表达歉意,当初做出决定要采购问题原料的管理层,事后没有听闻任何被撤换、整顿的消息。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公司内部议题、外人不需置喙”,而是企业形象议题,如果消费者在事后回想业界装无辜的样子,然后又发现当初采购问题原料(或是依业者说法无法辨识出原料有问题)的管理层都仍在位,是要如何让消费者具备信心?食品业者高喊良心,但是实际作为却让人心凉。

【编辑:吴合琴】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