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前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曾扒火车去上学(图)

2014年03月17日 10:34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前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曾扒火车去上学(图)
前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图自湾东南网)

  14日晚,前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和前“新闻局长”江启臣在台大对谈。82岁的江丙坤不但用少年时的际遇教导学子,还以他多年的为官经验,对台湾现存的权力体系提出反思,他并鼓励学子毕业后报考公务员,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官。

  少年刻苦向学 自曝当时扒火车经历

  “我们那一代人,都是吃苦长大的。”江丙坤说,他中学时读了6年农校,习惯于每天凌晨4:30起床。

  当时,江家住在南投乡下,要到台中上农校,得坐2个小时的小火车到台中。为了准时到校,他凌晨4:30起床,步行一个小时到车站赶早班车。算起来,他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要6个小时。

  在家中,江丙坤排行第八。“当时没有闹钟,如果妈妈和姐姐睡过头,我就没有早饭吃了。”

  误点的少年只好饿着肚子,抱起书包,撒开脚丫子一阵猛跑去追火车。平时1个小时的路程,他跑个二三十分钟就到了。跑进车站,小火车正好徐徐开动,他飞快地扒上火车,赶去学校点卯。“中午没饭吃,只有等晚上到家了,才有一顿晚饭。”江丙坤说,有时候他给年轻人讲这些事,还有人问他:“你中午不会买便当吗?”

  贫穷的少年一心向学,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而少年时的磨练,也养成了他吃苦耐劳、尽忠职守的品格。

  青年留学日本 鼓励青年们报考公务员

  1960年,28岁的江丙坤考取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山奖学金,翌年,负笈日本,半工半读。“我在日本13年之久,有一段时间曾在‘大使馆’工作。”他说,因为经常要为赴日考察的台湾官员当翻译,回答他们的疑问,因此对日本的政治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在推行所谓的文官体制方面,我赞成我们学习日本而不是学美国。”因为中华文化影响着台湾人的思考和行动,而日本完全是学习中国的文化和伦理,所以日本的体制较适合台湾。“美国主张效益,不重伦理辈分。我们可以科技学美国,体制学日本。”

  日本第一流的学生,毕业后会去报考公务员,做文官,而台大第一流的学生,毕业后会去当教授、科学家等。“日本的文官个个优秀,一流的头脑去做文官,这个国家就会变得优秀。”因此,他很希望也鼓励台大一流的学生毕业后去做公务员,到公务部门进行训练。

  日本现行的三权分立的文官体制,让他心生向往。“这种脚踏实地,善用人才的制度,把大家变成像工厂的机器一样,方向一致,同步向前。”

  “台湾‘立法院’周三周四那种画面 (打架——编者注),我相信大家都很不喜欢看。”江丙坤说,希望台湾当局正视并修正这个问题,改革体制来克服“立院”乱象。

  回忆为官经历,江丙坤说,过去在行政机关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没有“立委”为行政决策背书,导致政策难以推行,“服贸协议卡在‘立法院’,就是一个笑话”。对选举“立委”的“游戏规则”,江丙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另外,他还建议推行“内阁制”,从“立委”里面提拔优秀的、表现良好的出来,担任“部长”。

  江丙坤问答录

  “陈云林是个非常好的人”

  会后,导报记者对江丙坤进行了专访,他感性回忆了八次“陈江会”的一些细节。

  导报记者:您对过去的“陈江会”有怎样的感触?

  江丙坤:第一次陈云林来时,台湾民众表现出的那种热情、那种欢迎让人印象深刻。可是到第八次,大家慢慢就习以为常,媒体也反应不同了。我记得陈云林第一次去看马“总统”,我们也花了很多心血(去乔中间的各种细节),第一次见赖幸媛也是。但到今天,陈德铭会长和王郁琦主委的会面,大家习以为常。我想,两岸关系从以前的新鲜、敏感,慢慢变成不新鲜,习以为常,就是如此一步步往前走的,这才是必然过程。

  导报记者:记得第四次“陈江会”在台中举办,您在现场发表讲话时说过“我们在前线谈判,后面我们的民众在抗议”。当时我在现场看到,绿营甚至谈判时还在会场外静坐抗议,您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吧?

  江丙坤:(无奈地笑)我想,台湾的情况就是这样,民进党有些人是“逢中必反”。但实际情况是,如果你不去谈判,问题就永远卡在那里,没有办法解决。我们是为了民众的利益在谈判,谈判的过程也很辛苦,并不是像他们所说的在“卖台”,大陆方面也做了很多让步。可是尽管这样,他们也一直在抗议

  导报记者:八次“陈江会”,您与陈云林先生有过很多交流,您怎么评价他?

  江丙坤: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一直都很照顾我,也很细心,气度不凡。像我们去大陆,他把行程、细节都安排得很好,还派专人来服务我们,对此,我很感谢他。现在我们已经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记者 林靖东)

【编辑:李靥】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