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架起桥梁连接两个市场 190家台资农业深耕昆山

2014年04月25日 17: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昆山4月25日电 (黄莹)春季正是果园的农忙时节,花开后授粉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一年的收成,25日,在昆山上昆氏农庄内,到处都能看到忙碌的身影,农户们像一只只勤奋的“蜜蜂”,穿梭在树丛中,为盛开的梨花进行人工授粉。

  “我们整合台湾的技术和农业的经验,改良传统的粗放农业形式,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料,所有的梨都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比如3年的梨树只允许结35个梨,确保品质。虽然成本高,但结出的果子好吃。”农户胥宝爱自豪地介绍说,最特别的是还发展精致观光农业,向公众免费开放,让人们亲近和体验现代农业。

  “和大陆农业产业相比,台湾农业更讲究高科技、精品化和农业的休闲功能,大批台资农企的落户不仅给昆山农业带来了优良的品种、种养技术,也带来了崭新的农业发展理念。”昆山市农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随着昆台两地的交往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台资农业将目光转向昆山。去年,昆山统实企业有限公司、台塑农产贸易(昆山)有限公司等4家台资农企落户昆山,鲜活果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等8家台资农企在昆增资。截至目前,昆山市已拥有台资农业企业190家,投资总额达18亿美元,主要涉及生物科技、食品加工、种苗花卉等。

  曾摸着石头过河的台湾鲷养殖户林永青说,“大陆市场大,台湾产品到大陆是必走之路,但台农对大陆的营销流程并不了解,物流成本、品质保证都有很大压力”,所以六年前他索性选择直接落户大陆。

  如今坐拥1300亩农业基地,还建了台湾鲷故事馆,在北京、哈尔滨等地都有代理商,他的台湾鲷不仅向各式餐馆配送,还走进了超市和菜场,去年一年的产值已经超1000万元。

  “大陆地大物博,水质、环境、资源等都很适合渔产发展,不仅能扩大销售,还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如今林永青积极发展渔业循环农业,“从种植、养殖到畜牧,实现自给自足的有机农业,简化不可控外来风险。我还在建检测中心,方便把水产品输送到日本等国去”。

  从基地化的养殖,到台湾鲷故事馆的深加工和销售,台湾鲷的业态已经从农业转向了服务业,完善了农业的产业链。林永青认为,农业不一定就比不上工业,只要有科学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拉伸农业产业链,就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同样认为在大陆做农业大有可为的台商黄旭恒,11年前,一路念到哈佛心理学博士,谁也没料想到,他会与大陆的农业搭上关系。一次偶然的机会,黄旭恒陪伴父亲及朋友来到昆山考察大闸蟹养殖项目,看到昆山地理位置、区域环境、土地状况均非常优越,黄旭恒在父亲的支持下产生了在昆山做农业的想法。如今,除上昆氏这一总部基地外,黄旭恒在全国还设有23个分基地。果农们称他为“空中飞人”,全国各地跑。

  借鉴台商带来的现代农业理念和管理技术,在昆山张浦镇,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吸收农户参与生产种植,为当地农户开辟了一条增收之路。姜杭村勤超书记介绍,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50、60农户的转业难,年收入也实现了翻番。

  深耕大陆后,通路已不再是横亘于台农眼前的第一大难题,台农还经营起了“网上销售”,连接两岸市场,拓展品种,拓宽渠道。而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服务贸易便利化等优惠政策,为台湾商品引进绿色通关再提速30%,尤其是台湾一些难保存、难运输的生鲜食品十分有诱惑力。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在上昆氏农庄,一树树梨花白、桃花粉;在欧耕尼克农场里,健康果蔬绿色盎然;台湾鲷养殖场里,一尾尾小鱼活蹦乱跳……展示着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