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褚静涛:毋忘甲午伤痛 共谋民族复兴

2014年05月04日 14:2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华广网4月30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褚静涛的文章回顾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文章指出,今天回望120年前那场甲午战争,人们再次感受到台湾当年被割让出去的痛楚,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共谋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文内容如下:

  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提出“直冲威海卫并攻略台湾方略”。1895年2月,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京津动摇,清政府被迫求和。3月下旬,日军攻陷澎湖,直逼台湾。日本政府提出议和条款,包括割让台湾全岛给日本。4月17日,李鸿章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第二款规定:中国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以及“澎湖列岛”,并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签约割台的消息传出,广大台胞悲苦万分,哭声达于四野。地方士绅电吁清廷:“割地议和,全台震骇,自闻警以来,台民慨输饷械,固亦无负列圣,深仁厚泽,二百余年之养人心、正士气,正为我皇上今日之用;何忍一朝弃之?全台非澎湖可比,何至不能一战?臣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若战而不胜,待臣等死后,再言割地,皇上亦可上对列祖下对兆民也。”

  在北京的台湾举人和台籍官员联名上书,“祖宗坟墓,岂忍舍之而去?田园庐舍,谁能挈之而奔?”要求坚持抗敌,不能将台湾“弃以予敌”,“台地军民必能舍死忘生,为国家效命”。全国人民坚决反对清政府割台。在“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弃台民即散天下”,“欲苟借和款求安目前,亡无日矣”。

  从1895年6月到10月,台湾人民孤悬海外,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自发组织起来,保卫家园,前赴后继,慷慨悲歌,击毙日军千人,数万台胞牺牲,誓不臣倭,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无奈日强台弱,孤立无援,泣血饮恨,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由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1895年台湾人民被腐败的晚清政府无情抛弃,承担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灾难,心灵的伤痛难以用言语表达,其间不知有多少烈士捐躯?不知洒尽几许诗人热血?台籍进士丘逢甲无奈回到大陆故土,不忘亡台之恨,给他的儿子起名为丘念台,发誓“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马关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虽然清政府在日本的枪炮下被迫签订,但中国人民从来都反对这个条约。为收复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失地,中国人民从没有放弃努力。等待时机成熟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责任。

  为了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奋不顾身,在台湾岛内长期抗争,沿续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维系了中华文化的传统。“要救台湾,必先救祖国”。一批批台籍青年回到祖国大陆,投身抗日运动。他们的心声代表了台湾人民的追求方向。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各党派、各阶层人民纷纷要求收复台湾。1943年12月初,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明确宣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作为中国的固有领土,台湾于1945年10月就回到了祖国怀抱。之后由于内战的原因,台湾长期与大陆隔海对峙,但不能改变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事实与法律地位。

  自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两岸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积极推动两岸经济与文化交流,两岸直接“三通”得以实现,海协会与海基会建立起定期交流机制,签署了19项合作协议,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的人数不断升高,两岸经济合作正在向纵深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领域的交流全方位展开。

  今天回望120年前那场甲午战争,人们再次感受到台湾当年被割让出去的痛楚,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共谋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历史启迪现实,两岸同胞应当携起手来,抚平历史伤痛、推进和平发展、建设共同家园。(褚静涛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