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对陈升回以微笑,台湾我们还是要去的

2014年05月15日 14:53 来源:中国网 参与互动(0)

  如今两岸的交流已非常频繁,但更多存在于各种商品之间,人民币与新台币之间,两岸心灵之交仍然缺乏。我们更希望某一天能真诚地相视而笑。这边需要告别“土豪”,那边也需要告别“狭隘”。

  作者:高望

  陈升或许自己都没有料到,在台湾出道30多年的他终于冲出娱乐圈,登上了大陆新闻的要闻版。在两岸关系越发微妙和敏感的今天,很多人看了他的言论又要添堵了,挞伐的词汇纷至沓来,似乎几个月来两岸民间的口水战又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与那些为了反对而反对带着歇斯底里和挑衅口吻的言语不同,陈升使用的语句有着一套自我实现的逻辑和冷静。他相对保守和低调的生活轨迹提供了其发声的一切信息。我们不必感到意外,这不过是一个大时代下产生的又一个小故事。

  初闻陈升所言,或许都有那种感觉,好像是触碰到一只蜷缩一团的刺猬让人不爽。其实,那只刺猬只是拥有表面上的锋利和敌意,它夸张的防御姿态把自己包裹了起来,隐藏了内心的敏感和脆弱。

  在曾经的蒋某人治下,三国时代“汉贼不两立”的故事演绎得非常完美,对中国代表性的追逐是那个时代的一道风景。“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在1980年代风生水起,尽管于国际政治领域已经败北,但当时经济的飞速增长仍可以把大陆甩上几条街。所谓的“偏安东南一隅”仍能彰显为一种民族自豪。

  然而,30年时间足以改变一切。大陆经济崛起引发了世界格局的重要变革。这些年,它的部分结果在海峡对岸引发了独特的排异反应,主要表现在,主体身份认同逐渐从“中国”向“台湾”转移并且不断上升,这个事实无需争辩。然而反馈到大陆民众这边,它却异化成某种忧虑。如果我们这样认为,它或许真的是一种忧虑,不过台湾目前的处境与那只蜷缩一团的刺猬更为相像。

  台湾经济如今在大陆面前已不过尔尔。当陆客汹涌如潮水般奔向海峡对岸,曾经被描述为“吃方便面引起围观”的乡下人瞬间升级为“土豪”,这种时空的错乱让人颇为尴尬。在失去经济这张王牌后,台湾与历代偏安的“小王朝”一样,原本宏大的眼界逐渐萎缩,从对大陆的“代表”慢慢转为“抗拒”,仍能找到最后的优势是所谓的“台湾核心价值”。

  对待“反服贸”过于认真就错了。其实陈升所言说出了“小岛寡民”的理想状态,或许更是不少台湾人内心的追求。另一方面,却也有种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无奈呐喊的孤寂。历经短暂的辉煌,历史的失落感强化了台湾人价值和身份的坚守,而这些并非与政治相关。陈升所提及的“上厕所关门”不过是生活中微小的细节,也从来不是大陆与台湾间重大的差异,但此时却成了“我与你如此不同”的关键证据。

  这与前不久在香港发生的事情太过相似,都是中国崛起背景下生长的独特故事。他们如同斗士般高调宣扬“自我存在”却透出一股对未来迷茫的苍凉。一些并不值一提的小事却演化成两地的矛盾,这顿时让人感觉生活在别处了。

  是的,在别处,那是种异样的眼光。如今两岸的交流已非常频繁,但更多存在于各种商品之间,人民币与新台币之间,两岸心灵之交仍然缺乏。在芒刺相对的时候,我们更希望某一天能真诚地相视而笑。这边需要告别“土豪”,那边也需要告别“狭隘”,虽不在同一层次,但在今天却是如此同样的重要,当然这并不容易。

  对陈升,不必苛责。台湾,我们还是要去的。拍一下肩膀,道一声兄弟,心态放平些。给点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

 

【编辑:官志雄】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