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有机产业合作交流大有可为

2014年05月29日 14:2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大陆的椭圆形有机认证标识,加贴在来自台湾的乌龙茶茶罐上,台湾研发的有机种植方法有望在大陆试点……从前不久上海举办的有机食品博览会,到即将在山东济南拉开帷幕的台湾名品博览会,“有机”成为两岸相关产业合作交流的一大新亮点。

  2012年7月1日,大陆正式实施新版《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规定每件达到新国标的有机产品加贴17位的唯一编码,“一品一码”、不可二次包装,产品质量可全程追溯。面对“史上最严”的有机认证规则,一方面大陆厂商急于提高有机种植和生产的能级和水平,另一方面,在有机领域启动较早、积累了大量经验的台湾农牧业者、加工厂商也闻风而动,盼望早日“登陆”寻觅商机。

  来自台湾南投县名间乡的14吨高山茶,成为最早一批获得大陆有机认证的台湾农产品。生产方、鹏景集团董事长王仲鹏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实施后,两岸互认的食品认证体系正逐步建立起来,岛内农家和销售商都乐观其成。

  鹏景集团农业部经理陈景祝告诉记者,大陆的认证体系非常严格,近年来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对公司台湾产的有机茶产品进行了严格的跟踪,特别是对集团在南投县试验的“不用农药,也防虫害”的“原矿家农法”格外关注。也就是说,大陆的有机认证机构,不仅关心从台湾进口的有机产品的安全性,还关心如何在有机种植领域“复制”台湾经验。

  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有机食品博览会上,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证实,今年下半年,这种施用硅藻土和甲壳素等混合原料进行喷涂,在植物叶面形成物理保护层,以防止蚜虫、线虫、螨虫等侵袭的台湾“原矿家农法”,将被移植到河北承德,受益的不仅是茶叶,而将是叶菜、根茎类果实的种植等。

  白菜、丝瓜、苋菜、芋头、青椒、玉米、茄子、秋葵……在陈景祝的手提电脑里,这些不施农药长大的蔬菜瓜果被定格在数码照片里,显得格外诱人。她准备在济南举办的台湾名品博览会上继续展示这些跨越海峡的有机成果。

  在上海经营“美好人生”有机食品商店的台商詹凯名告诉记者,从有机茶、有机咖啡起步,两岸的有机标准正逐步“靠近”,比如对于土壤休耕时间跨度的严格要求、对加工产品的复查和认证等,今后有望更加趋近、趋同。最终对扩大海峡两岸的商贸往来而言将有很大的裨益。(记者许晓青、潘清)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