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清新澎湖 眷村和古厝村居生活大不同(图)

2014年06月27日 13:34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清新澎湖眷村和古厝村居生活大不同(图)

  作为大陆和台湾的连结点,不同历史时期皆有军民自大陆迁居澎湖,也因此留下全然不同的村居生活遗迹。早期福建移民在澎湖生活,形成闽南风格鲜明的古厝聚落;国民党迁台时,则让澎湖这个战略要地有了全台最早的眷村。古厝里的阿公阿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宗亲关系为连结的聚落在这里代代传承。而用于安置军眷的眷村则复杂得多,大陆南北各省、军衔官阶各异的外省人混居于此,潘安邦和张雨生更从这里迈出艺术生涯的第一步。

  失落的眷村:潘安邦和张雨生曾是邻居

  来到澎湖的游客,绝大多数都会到金龙头眷村来走走看看,这里拥有全台湾最早的眷村。只是,由笃行十村和旁边的莒光新村构成的金龙头眷村,30年前就已人去楼空。逼仄的小院里只剩下藤蔓缠绕,矮墙上修修补补的痕迹诉说着主人从匆匆过客到扎根于此的心境,不同格局的房子则暗示着主人的官阶和地位。

  在金龙头眷村里,如今还能传来依稀人声的院子,只有两位已故歌手张雨生和潘安邦的旧居。过世近17年的张雨生在这里的一个小院子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旧居墙上的展示板,为游客重现了这位天才歌手幼年的生活片段。从张雨生故事馆出来,往前走几十米,就是另一位台湾歌手潘安邦的“地盘”。《外婆的澎湖湾》唱遍华人世界,而那吹过无数人耳朵的晚风,曾从这所眷村里轻拂而过。从潘安邦旧居的后院望出去,是一片碧蓝海域,或许这里,就是最初的“外婆的澎湖湾”。只是事易时移,金龙头眷村早已失落在历史的风烟中,这片军舰往来的海湾,按规划很快也将建起崭新的邮轮码头。

  在另一头的莒光新村,“眷村特色小吃”正在如火如荼地启动中,意在网罗大陆十三省小吃的小吃街,业者都是眷村二代或外籍新娘。在一家名为桂花香冰镇凉面的店铺里,导报记者看到老板娘李桂芳正在忙碌着,她父亲是广西人,十几岁来到澎湖,连她的名字都用“桂”字来寄托思乡之情。李桂芳说,桂林米粉是广西的特色小吃,所以她在开面店的时候,也保留了桂林米粉独有的酸辣口味,而冰镇的创意也是来自广西家乡的一道凉面,这些手艺都是背井离乡的眷村人在家乡味道基础上的再创作。

  精致的二嵌:重现闽南先民的古厝生活

  位于澎湖西屿的二崁古厝聚落,兴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近年来经过整体翻修后,成了小资们最爱的清新古厝生活体验区。二崁跟澎湖的渔村生活不同,这里的人以经营药材行、布行为主,经商需要有条件也要有学问,懂得记账,所以这里也充满文化气息。此外,二崁还是一个单姓聚落,排外性很高,女性只能嫁出去或招赘,维持宗族的完整性,即使被招赘,子孙也要改姓陈。

  来二嵌,需要静下心来研究这里的建筑风貌。其中一幢被列入台湾三级古迹的陈家古厝最具特色,它起建于清朝,落成于民国初年,是前后共三进的五落平房大厝,第一进外墙以玄武岩为建材,门上、墙上的雕花、镌刻与装饰显示传统的闽式院落风格。陈宅内还保留大量旧式农家的生活器具、橱柜、床铺和炉灶等,穿行其中,让你瞬间穿越到了旧时的古厝生活。此外,这里还有特别的咕咾石(珊瑚残骸)建筑。据了解,以前在澎湖最有钱的人用砖瓦盖房子,第二等有钱的人用石头,最穷的人才用咕咾石,咕咾石的优点是透风性好,因此不容易聚集湿气,反而有利健康。

  在二嵌,导报记者还发现了有趣的二崁褒歌,它属于民间口头文学“韵文歌谣”,就是人们常说的“四句联仔”,唱起来朗朗上口独有韵味,还颇具教育意义。在街角的饮料摊上,一位正在烤鱿鱼串的陈老伯告诉导报记者,他一直都在二嵌生活,知道祖先是从金门迁徙而来,如今这里成为观光地,大部分人都搬走了,但也有人选择开个小摊,继续守护着这个古厝聚落。(海峡导报记者 燕子 杨思萍/文 吴晓平/图)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