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创客杭州谈美丽乡村:青蛙都能变王子

2015年06月26日 2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台湾创客杭州谈美丽乡村:青蛙都能变王子
廖嘉展在演讲 胡佳棋 摄

  中新网杭州6月26日电(见习记者 李津 吴雨辰)26日,2015“SMART乡创—回归美丽乡村”峰会在杭州举行。将桃米村打造成青蛙王国的台湾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创始人廖嘉展,带来了他的分享:保护好生态,青蛙都能变成王子。

  青蛙变王子,这并不是偶像剧,而是发生在台湾的真实事例。桃米社区位于台湾的地理中心埔里镇,这个社区通过独有的青蛙元素,发展生态旅游,盘活了一个历经地震摧残的穷社区。在三年前的一次统计中,整个桃米村的年收入超过1亿新台币。

  珠玉在前,本次的“SMART乡创—回归美丽乡村”峰会里,各路创客把目光聚焦中国的美丽乡村,中国这么多的乡村,能不能从桃米村的“青蛙变王子”中借鉴到什么?

  “生态保护是桃米的神主牌,是要一直膜拜的。假设,桃米没有注重生态保护,没有青蛙,没有值得骄傲的生态元素,这怎么发展?”廖嘉展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给出了答案。

  1999年,桃米地震,建筑倒塌,设施损毁,在惨痛的伤亡下,整个村子百废待兴。重建桃米村时,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元素——青蛙。

  透过社区资源调查发现,桃米有23种青蛙,全台湾29种原生种蛙类,80%都能在桃米村找到。利用青蛙打造一个产业,成了一个可行的命题。

  在此过程中廖嘉展意识到,生态是桃米村最大的资本,要想发展桃米村,需要找到一种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并结合生态社区的旅游发展模式。

  于是,廖嘉展找来了台湾“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彭国栋教授在社区内进行青蛙种群调查,并开始设计一系列生态教育培训课程,计划在社区内培养“青蛙讲解员”。

  在他的设想里,青蛙讲解员将成为这个小村落借由青蛙种类吸引生态旅游的撬动点。基金会为合格的青蛙讲解员提供一定的解说经费,在看到实际的经济效应后,当地人就更愿意用他们的行动来建设家乡。

  随着类似培训的逐渐展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到这个行业,社区的主体也重新认识故乡的物种,逐渐形成了一种自发的力量,这种力量对桃米村的建设至关重要。

  “社区的居民是主体,主体愿意为自己的理想来努力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变革。”廖嘉展说。

  如今,桃米村已经有30位青蛙解说员,靠着讲青蛙、看青蛙、制作青蛙工艺品,缔造了一个完整的“青蛙王国”,并利用人气建立了完善的民宿系统,为乡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乡村就业系统。甚至连年轻的一辈都愿意回来,经营爸爸妈妈的事业。

  能形成这种令其他乡村羡慕的局面,廖嘉展把它归功于本地人对家乡的认同感。

  “农村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我们要适度保持农村的文化、生产、生态的机制,让农民对自己的农村有认同感。”廖嘉展指出,假设这种认同感可以让本地人都有机会参与新的创作时,整个城镇的历史,整个城镇的文化,整个城镇的氛围将会变得不一样。

  “每一个地方都有独一无二的东西,只不过因为发展不均,缺少诠释的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人士去协助乡村的发展。唯有让村民对乡村开始认同,发自内心地喜欢,那种力量才可以感动别人。”廖嘉展表示,和桃米社区一样,他相信“青蛙”都能变“王子”。

  “青蛙”变“王子”,要从保护开始。谈到中国乡村的保护,中国新闻社原社长、中国乡村文化研究院院长郭招金认为,中国乡村文化面临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已出现新的变化,当下致力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致力于现代文明中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修复显得格外重要。毕竟,“中国改革的最强动力来自乡村,来自农民,中国经济发展,不应忘记中国乡村的贡献。”

  记者了解到,2015“SMART乡创—回归美丽乡村”峰会大会旨在鼓励年轻人回到乡村,关注乡村度假生活方式以及相关产业形态的模式,促进乡村的科学发展,带动中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并协助乡村创客更积极的形成产业闭环。(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