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马拉松运动火热背后有三大“靠山”

2015年09月20日 16: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9月20日电 (夏宾)“算上今天的北京马拉松(下称“北马”),我已经跑了23次城市马拉松(下称“城马”)比赛了。”从事音乐工作的张建鑫对记者说道。对于在中国日渐火热的城马,他有着切身感受:“六年前,在单位里,除了我之外没有人跑马拉松,现在可越来越多了。”

  城马在中国的火热可以从报名“速度”的变化上体现出来。据记者统计,2011年北马网上报名,6天时间报满3万个名额,四年后的2015年北马网上报名,7小时内报名人数已达33000余人。此外,从人数来看,2010年在不限报的情况下,上海马拉松比赛完成全程、半程的总人数不到1万,而截至今年9月17日下午5点,2015年上海马拉松比赛预报名总数达126789人。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产业方向教授陈元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跑友、城市和政策是城马火热的三大‘靠山’。”

  作为跑友,张建鑫告诉记者,跑城马会让人“上瘾”。陈元欣则指出,城马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跑友数量的大规模增长,而生活水平提升,刺激运动需求导致了跑友数量激增,另一方面,跑友们在一起形成的跑友圈,能满足其社交需求。

  谈及城市与马拉松的关系,陈元欣认为,马拉松对于城市来说是一张宣传“名片”,而因此受益的城市也愿意承办比赛。

  智美体育集团副总裁宋鸿飞进一步解释称,例如今年的昆明马拉松有47%的外地参赛者,杭州马拉松则超过60%,参加比赛的外地选手直接拉动了城市的消费,“杭州马拉松的那几天,黄龙体育场周围的酒店住满了参加比赛的人。”他认为,城市应该将比赛办成“节日”,从文化、旅游、饮食等方面做“营销”。

  政策因素也对城马做出积极贡献。2015年1月,中国田径协会对外宣布将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取消对马拉松赛事的审批、简化办赛程序,激发社会力量办赛的积极性。陈元欣指出,此举极大降低了比赛申办门槛,为中国城马发展“松绑”。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城马发展势头虽猛,但就现在的整体规模而言仍不算大。据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田协共举办51场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算上民间赛事,总数超过100场,而美国2013年就有1100场马拉松。宋鸿飞说:“中国人口基数大,参与马拉松的比例还很低,未来市场巨大。”(完)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