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天津全运会:一代名帅沈金康憧憬“复兴号”

2017年09月01日 20: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9月1日,天津团泊体育中心自行车馆,香港自行车队的逄瑤和杨倩玉在场地自行车女子麦迪逊赛中发挥出色,以总分35分夺得金牌,这是中国香港代表团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的首枚金牌。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中新社天津9月1日电 题:一代名帅沈金康憧憬“复兴号”

  作者 马化宇

  中午时分,没有赛事的全运会自行车赛场一下子安静下来,空旷的场地中间只剩下沈金康和部分香港队队员,这位名教头似乎还意犹未尽,不时和旁边的人指点一番。

  今年7月,培养出“香港车王”黄金宝、世界冠军李慧诗的名帅沈金康当选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主席。

  “因为协会刚刚改组,所以这次全运会我还带着香港队。我到协会工作,是要搭建一个‘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国家自行车队训练系统。”沈金康透露了他的“大计划”——打造一个多学科团队,在自行车系统里,叫工程学模型。

  “这个模型容纳百川,各种学科技术融入进来,针对目标运动员、成绩、对手,多学科研究出来的结果最终产生训练计划。教练不是‘全科医生’,是‘计划执行者’、‘制定计划组织者’。从运动员的衣服鞋子到自行车,旧的科学研究已经无法跟上现代职业运动发展的脚步。”沈金康解释说。

  “比如说,如果钟天使有伤病问题,就要有研究系统。首先要研究她为什么会受伤?然后是治疗。最后是如何预防她受伤?这都需要多学科团队来解决这个问题。”

  与欧美国家相比,亚洲在自行车运动水平上还有差距。在沈金康看来,亚洲举办比赛的水平低下是重要原因。每年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比赛中,除了环崇赛能够吸引大部分奥运级别的选手之外,很多比赛的参赛人员水平并不高。

  一位德国教练曾经问过沈金康一个问题:“非常羡慕你们有如此多的自行车队,在德国团体追逐赛能有五个队就已经很好了,可是为什么他们的速度不快呢?”

  “现在你看到的这些自行车,全部都是世界上最贵的。”沈金康指着场地周围的赛车说,可为什么没有中国造的车?每年中国出口上千万辆的自行车,难道是国内的科技不行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依靠举国体制和国家的力量,未来会看到成果。

  当英国队从北京奥运会开始,连连在自行车赛场摘金夺银,人们将焦点集中在英国队员的顶级队服和自行车上。沈金康说:“英国队员的衣服和车并不是从商业市场上购买的,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科研系统。体育科学研究不仅作用在训练系统上,与这个项目有关、能够提高成绩的任何因素都是研究对象。”

  平台搭建、科研保障做好之后,去哪里找下一个“钟天使”和“宫金杰”呢?沈金康说,这届全运会与以往不同的是鼓励联合组队,把一些可能会被埋没的人才挖掘出来。

  “宫金杰和李慧诗都来源于田径,还有的队员来自赛艇、游泳。”沈金康认为,此前中国很多体育项目是在“自以为是”的方式中生存繁殖,没有交流和借鉴,这届全运会让他看到了曙光。不少运动员可以在本项得到自行车所需素质的情况下,转向自行车发展,很好地解决了“有的项目人才过剩,有的项目无人可用”的难题。

  中国要从“自行车大国”变为“自行车运动大国”,需要在既有人才培养方式的基础上,开设一条欧美国家从俱乐部队到职业队再到国家队的道路。“应该是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双轨并存。我们有几千家自行车俱乐部,每年有上千场业余比赛,不要把它们的力量拒之门外。”沈金康认为,“这股力量将会推动现有的系统不断进步,选拔运动员的范围应该开放出来。”

  “现在我们的高铁叫‘复兴号’,我希望能造出‘复兴号’自行车。”沈金康期待有朝一日,中国的科学技术能够造出顶级赛车。(完)

【编辑:唐云云】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