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在沪开馆

2018年03月31日 17: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在上海开馆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3月31日电 (许婧 郭容)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以下简称“乒博馆”)31日在上海正式开馆。这是第一个引入中国的国际级体育类专业博物馆,也是第一个异地建设发展的国际体育组织所属博物馆。

  当日,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维克特、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亚乒联终身名誉主席李富荣与三位少年运动员一同挥动球拍为“乒博馆”开馆。张怡宁、李晓霞、闫森、王励勤、佩尔森、李宁、吴敏霞等10余名世界冠军、体坛明星前来助阵。

  原国际乒联博物馆位于瑞士洛桑,始建于2003年,拥有与乒乓运动相关的各类藏品8000余件,较完整地保留了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一百多年来的实物。基于中国对世界乒乓球运动的贡献,2014年,国际乒联决定将国际乒联博物馆整体搬迁至上海。上海市政府将国际乒联博物馆和原计划建设的中国乒乓球博物馆进行“二馆合一”建设,项目由上海体育学院立项建设和运营管理,于2016年7月22日奠基,2018年2月5日竣工,即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新落成的“乒博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共有藏品12000余件。其中,国际乒联博物馆藏品8000余件,以时间脉络为顺序设发轫英伦、竞技风云、燃情奥运、技术演革、魅力乒乓、国际乒联名人堂六大展区;中国乒乓球博物馆有藏品3000余件,根据乒乓运动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经历,设常青之基、铸就辉煌、乒乓之春、科技助势四个展区。馆内还配有VR互动体验区、多媒体互动区和3D影院。

  托马斯·维克特表示,开馆后,国际乒联将继续给予大力支持,推进日后的世界巡展、设置国际乒联文献中心及成立国际乒联联络处等,使它的发展更专业、更多样、更全面。

  国际乒联副主席、“乒博馆”馆长施之皓说,该馆将通过丰富的乒乓藏品和更多元化的手段,继续践行“传播与普及乒乓文化,增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宗旨。同时,依托国际乒联组织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学科人才资源优势,把它打造成世界乒乓球项目智库基地、世界乒乓技术技能体验基地、国际乒乓“一带一路”文化共享基地和青少年教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成为乒乓文化传播、乒乓精神弘扬的新平台。

  上海是中国较早开展乒乓球运动的地区。早在1904年,乒乓球运动就在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文具店传播开来。在中国夺得第一个世乒赛男团冠军的男队5位队员中,有2位上海选手;在首次夺得世乒赛女团冠军的4员大将里,有3位选手来自上海。徐寅生还担任了国际乒联主席并成为首位终身名誉主席。乒乓球知名运动员教练员李富荣、张燮林、郑敏之、李赫男、林慧卿、陆元盛、施之皓、曹燕华、王励勤等都来自上海。(完)

【编辑:吉翔】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