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透过平昌看北京——北京冬奥组委启动实战培训成果系列大讨论

2018年04月24日 1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透过平昌看北京——北京冬奥组委启动实战培训成果系列大讨论
    4月23日,北京冬奥组委实战培训成果系列大讨论活动在京启动,当日有百余人参与活动。 王牧青 摄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尹力)“透过平昌看北京”——北京冬奥组委实战培训成果系列大讨论活动于23日在京拉开帷幕。活动旨在对来源于平昌方面的各类信息、数据、经验、案例等作出研究分析,努力形成一系列有利于深化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及政策建议。

  据北京冬奥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北京冬奥组委抓住韩国平昌举办2018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有利契机,开展了冬奥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用时最长、参与覆盖面最广的一次境外学习活动,累计派出254人赴平昌开展跨赛时学习。

4月23日,北京冬奥组委实战培训成果系列大讨论活动在京启动。图为到平昌冬奥组委实习的业务骨干之一、中国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徐济成现场介绍经验。 王牧青 摄
4月23日,北京冬奥组委实战培训成果系列大讨论活动在京启动。图为到平昌冬奥组委实习的业务骨干之一、中国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徐济成现场介绍经验。 王牧青 摄

  其中,北京冬奥组委派出41名业务骨干到平昌冬奥组委开展为期1—4个月的顶岗实习;派出144名观察员参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组织的官方观察员项目;派出24名专业技术人才参与了体育管理、转播服务、技术演练等专项实习;协调支持赞助商、业主单位等利益相关方派出45名工作人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实战培训中,参与人员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收获了丰硕成果,各项组织工作均实现了“零失误”。

  为全面总结实战培训成果,进一步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北京冬奥组委将于即日起至5月4日期间,邀请各相关方面人员,共同开展为期10天的大讨论活动。这也是冬奥赛事进入“北京周期”后,北京冬奥组委汇聚各方智慧力量,全面推进筹办工作的重要举措。

  23日的讨论活动分2个专题召开平行会议,包括“就绪:迎接赛时到来的全面准备”和“人性化:奥林匹克大家庭接待与服务”。北京冬奥组委各部门、各业务领域负责人,北京市、河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场馆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负责人等百余人参加活动。

  讨论中,曾在平昌冬奥组委顶岗实习的多位业务骨干就“造雪‘窗口期’的重点任务”“场馆‘移入期’的难点问题”“人员场馆化的演进过程”等10个话题进行了交流汇报。曾参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官方观察员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点评发言。之后,全体参会人员展开“头脑风暴”,对来源于平昌方面的各类信息、数据、经验、案例等作出研究分析,努力形成一系列有利于深化筹办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及政策建议。

  据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介绍,此次大讨论活动包含3个系列、21个专题讨论模块,每个讨论模块对办赛工作均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像“奥运村:文化交融与赛事服务的大家庭”“临建:把握节俭办赛与满足需求的平衡点”“运行:场馆管理中的有限平稳与无限变数”“竞赛:赛时运行的核心任务”等专题讨论,都是有关方面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话题。

  通过系列讨论,北京冬奥组委将形成固化成果,进一步优化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设计、赛道规划、竞赛组织、赛事服务等各项筹办工作。为保证参会人员能充分讨论,21个会议模块的参会人数均控制在60人以内,预计覆盖1100人次。

  闫成谈到,自去年11月起,北京冬奥组委陆续派出了41名业务骨干到平昌冬奥组委实习,最长实习时间达137天。他们在跨赛时实战运行中,积累知识并获得经验。本轮讨论中,他们将和其他参与实战培训的人员一起,分享自己的所学所获。

  他透露,大讨论活动系列的闭门专题会议以后,将会形成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质量的总结报告,未来将报给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审阅。此外,所有讨论会里的内容将集结成册,收入刚开馆的冬奥主题图书馆里,作为一个宝贵教材供大家参阅。(完)

【编辑:吉翔】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