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次过量饮酒=一次急性肝炎 每天摄入酒精不超20克

2013年02月08日 08:59 来源:光明网 参与互动(0)

  佳节时分,亲友欢聚,喝上两杯似乎总难避免。但是尽兴之余,根据研究,广东人目前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约为2.6%,浙江地区达4.3%,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硬化。资料显示,酒精性肝病发病率约占新发肝硬化总数的60%,其中80%的患者在 40岁左右,而且每年春节前后都是酒精性肝病就诊的高峰期。喝多少、如何喝才能不伤肝?另外,药物肝在我国肝病中排行第三,45%由往往被认为“毒副作用较小的”中药引起。老人家体内机能减退,服用药物也较年轻人多,更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害。应如何预防?今日,每日保健版继续带读者重温本期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合办的健康大讲堂活动。

  一次过量饮酒肝损害=一次急性肝炎

  饮酒时,摄入体内的乙醇95%以上在肝内分解代谢并氧化为乙醛,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能使肝脏代谢发生障碍,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应酬多的人大多会有这样的体验:前一天晚上喝多了,第二天都觉得非常疲劳。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周永健指出,第二天会感到疲劳,其实这时,你的肝脏已经受到伤害了,但往往很少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假如再次在短期内饮酒,肝脏会持续不断地受到伤害,导致酒精性肝炎的临床发病。“一次过量饮酒就相当于一次急性肝炎的肝损害。连日过量饮酒对肝脏的伤害则更大,如果因此导致症状明显的酒精性肝炎或肝病复发,即使经过救治很快恢复,其所造成的肝损害也已无法逆转,多数患者从此便埋下了肝硬化、肝癌的祸根。”

  据统计,因酒精引起慢性肝病后,5年内有12%~25%的患者会出现肝硬化,而一旦出现肝硬化,5年内发生肝癌和肝衰竭的几率分别为6%~15%、20%~30%,绝对不是“小儿科”。

  健康饮酒:

  每天摄入酒精不超20克

  一般而言,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如乙肝或丙肝患者不能饮酒,因为病毒加酒精两种因素会叠加损害肝脏。而有些人觉得,自己平时体检时,肝功能均正常,身体也不错,喝多点也没问题。周永健说,这种想法非常错误,由于酒精对肝脏的损害非常隐匿,许多人到了临床发现症状时为时已晚。

  周永健说,一半以上东方人体内缺乏分解酒精所必需的一种酵素,因此酒精对肝脏的伤害也更大,是肝病的最大帮凶。“尤其是女性,女性体内分解酒精的酶一般不太活跃,酒精代谢较慢,有的女性经常喝酒,可能酶的活力稍微强些,喝酒不太容易醉。但实际上只是身体里一部分酒精分解了,还有一部分累积在体内,损害肝脏。”

  在节日期间的聚餐交往中,饮酒常常是难以避免的。中华医学会的饮酒指南指出,健康饮酒指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0克酒精,过量饮酒指男性每天饮酒量超过40克酒精,女性超过20克酒精。周永健介绍,人体肝脏每天能代谢的酒精约为每千克体重1克,一个60千克体重的人每天允许摄入的最大酒精量应在60克以下,低于60千克体重者应相应减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换算成各种成品酒应为:60度白酒50克、啤酒1千克、威士忌250毫升。红葡萄酒里所含多酚类物质的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及软化血管作用,但需要每天1公斤的红酒才起效果,建议红酒以每天2至3小杯为佳。

  咸鱼香肠腊肉切忌下酒

  周永健说,预防酒精导致的肝脏损伤,就应该戒酒或严格控制饮酒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选吃“食性寒凉”食品,如黄瓜、冬瓜、苦瓜、豆芽等;保持好心情与好体力,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酒量与体力有些关系,有时候出出汗,酒精就可以从皮肤代谢出去。”

  如果饮酒不可避免,为使酒精对肝脏的损害降至最低,在饮酒时要注意酒的品种、佐菜合理搭配。切忌空腹饮酒和只喝酒不吃饭,饮酒前食用一些肉类或牛奶,可以延缓酒精吸收,减轻其对肝脏的危害。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对肝脏伤害更大,也更容易发生肝癌。饮酒时的最佳佐菜当推高蛋白、富含蛋氨酸和胆碱及维生素的食品,如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喝酒品种上首选质量上乘的红葡萄酒,不要同时食用汽水或苏打水,“有的人喜欢把红酒里加雪碧混着喝,但汽水里的碳酸盐、气泡会加速酒精的吸收,更容易让人醉。”

  另外,醉酒了,咖啡及浓茶虽有清醒作用,但也可以利尿导致失水,并可加重心脏负担,最好还是喝清水醒酒,加快新陈代谢。

【编辑:陈龙】

>葡萄酒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