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酒桌办事”:酒是润滑剂是感情期货

2013年03月26日 08:5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后,胡吃海喝、酒桌拍板的歪风有所改观。在各级机关单位中,官员“白天围着饭桌转,晚上围着酒桌转”“上班约来约去,下班干来干去”之类的“庸懒奢”不良风气确实大为收敛。

  然而,记者通过走访基层干部发现,要管住公款吃喝相对容易,但要根除长期形成的“酒桌办事”风气的积弊,绝非朝夕之功。很多干部的真实心态都是:“酒瘾”好戒,“心瘾”难除。

  记者听到最多的说法就是通过喝酒吃饭拉近关系,交流感情,是古来有之的习俗。在“传统习惯”的框架下,吃请仿佛就是最正常不过的礼尚往来。很多干部似乎已经习惯了“酒桌办事”,不管是求人办事还是替人办事,都难以离开酒桌。

  采访中一位县处级干部告诉记者,“酒桌办事”之所以难以禁绝,是因为这已成为一种隐蔽性很强的“潜规则”,而且非常有实效。“机关干部有几个是真正的贪杯好酒之徒?只能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通过推杯换盏拉近关系,揣度对方,进而提出在正规场合、意识清醒状态下不好说、不能说、不便说的诉求;很多时候酒到位也意味着关系到位,逞酒拍板,甚至突破规定,酒桌上的豪气很可能变为一鼓作气办成事。”

  所谓“酒桌效率”也是“酒桌办事”成风的主要因素。一位厅级干部说,政府部门很多事情实际上就是协调的事,不少事情办与不办、快办慢办都没有明确的规则,酒就成为“润滑剂”,甲单位要请乙单位办事、配合,往往最“高效”的方式就是行政首长出面请对方首长或班子喝顿酒,大多数事在酒醒后就已办得,久而久之,“酒桌办事”实际上成为一种“暗程序”。

  另一位基层干部也说,“酒桌办事”还具有模糊性特征,很多酒场实际上难以说清楚是“为公”还是“为私”,是为了与关联部门搞好关系还是为了个人联络感情,是“公务活动”还是“非公务活动”,而且酒桌上说的很多也是模糊话,遵循的也是模糊规则,“酒桌了无痕、过后不思量”,说过的话可以不承认、不提及、不兑现,但归根到底是为了拉起一个心照不宣的“小圈子”。

  实际上,“酒桌办事”之风,正是传统文化心态与市场经济的交换机制生成的怪胎,运用到官场和工作中来。这种运用越来越多,也导致请客送礼庸俗之风愈演愈烈,从干部群众到整个社会开始麻木,不少管事的人觉得公款吃喝正常,不当的权钱交易司空见惯。

  有干部就坦言,很多吃饭喝酒场合的“重头戏”实际上是酒桌外的送卡送礼。久而久之,有些管事的人也养成了“心瘾”,正常的事情也要卡一卡,看一看,办得越不利索,最后通过“酒桌办事”的概率也就越大,寻租也就越有空间。

  从现实生活中观察,“酒桌办事”背后蕴藏的诉求极其丰富和复杂:有的为了跑项目跑资金,有的为了投资“感情期货”,有的为了拉圈子,有的为了跑官要官,有的为了利益输送,有的为了变相权钱交易……而且这种风气还在蔓延,其强大的溢出效应已经开始弥漫全社会。

  从深层次看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与制度建设的漏洞密切相关,譬如当前各单位行政权力和各种资源调配权高度集中,百姓上学就医等方面的难题要解决,只能积极靠拢这些行政权力和资源掌握者,导致吃请之风日盛。

  而干部的心态极其复杂,一方面接待任务又忙又累,喝酒吃饭成了不少干部的精神负担,身体也受摧残,禁止公款吃喝实际上是减轻了负担;但是另一方面,“酒桌”的内涵过于丰富,包括干部选拔推荐,都习惯在酒桌上疏通,离开酒桌的干部们难免内心的焦虑和担忧。没有了酒桌的圈子,一些干部开始自危,担心被边缘化。

  “酒桌办事”成风的另一大因素是一些官员更拥有脱离监管考核的自由裁量权,许多事可办可不办,可以这样办也可以那样办,很多项目、资金可以给你也可以给他……才导致了酒瓶子都拖着印把子,要办事先上酒桌转一圈,而且出场喝酒还是给面子。长此以往,酒其实成了道具,成为权钱交易的“遮羞布”,实际上就是用以搞定某些人和某些事。

  记者认为,要彻底打破当前“酒桌办事”成风的局面,不仅要依靠刚性的约束和严厉的惩戒,严打各种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更要配套体制机制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干部选拔用人制度更为科学透明,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用怡人清风压住熏天酒气。

【编辑:陈龙】

>葡萄酒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