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产葡萄酒近年“很受伤” 扭转局面须练好“内功”

2013年06月24日 14:33 来源:逸香网 参与互动(0)

  对欧盟进口葡萄酒发起“双反”调查,必将对近年来一直处于多事之秋的中国葡萄酒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各方的反应也极其强烈。

  国产葡萄酒近年来很受伤

  “对于中国正式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双反’调查,我丝毫都不感到意外。”山东葡萄与葡萄酒协会副会长胡文效说,“在进口葡萄酒占据中国市场份额连年提高的情况下,对欧盟葡萄酒‘双反’调查,有利于维护我国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和市场公平竞争。”

  他向记者透露,早在去年8月,包括诸多山东葡萄酒生产企业在内的中国葡萄酒企业,就通过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向商务部提出了关于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申请。此次商务部表态意味着正式立案,后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葡萄酒产业在欧盟属于农业产业,享受政府补贴,在中国葡萄酒则是轻工产品,还要加10%的消费税,国产葡萄酒长期面对着欧盟葡萄酒的不公平竞争。”胡文效表示,近年来,我国葡萄酒市场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吸引了各国葡萄酒企业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葡萄酒品牌均加大了对我国市场的开拓力度,其中,欧盟是我国葡萄酒最大进口来源地。

  “去年山东省葡萄酒产业虽然达到了15%的增速,但比预计的要低一些。除了经济不景气、消费低迷等因素外,主要还是进口葡萄酒导致的不公平市场竞争所致。” 胡文效说,来自欧盟的葡萄酒无序快速增长和混乱的市场竞争已严重影响到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最早提出对欧盟葡萄酒“双反”调查者之一,山东烟台葡萄与葡萄酒局局长衣凤凰接受记者采访时心情激动:“终于迈出对欧盟葡萄酒‘双反’调查的第一步,这对于长期面对欧盟葡萄酒不公平竞争的中国葡萄酒产业来说是个重大利好。”

  衣凤凰告诉导报记者,近年来,欧盟进口葡萄酒数量在国内市场急剧增长。欧盟葡萄酒大举进入,侵占了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已危害了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2012年,进口葡萄酒销售额占到了中国葡萄酒市场总销售额(零售+ 餐饮)的19.4%。其中,欧盟进口葡萄酒2.9亿升,占进口总量的67.6%。而在2008年,我国自欧盟进口葡萄酒只有0.36亿升,2011 年达到1.69 亿升,年均增幅达67.71%。欧盟所占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由2008 年的约4.94%迅速攀升至2011 年的14.32%。

  据衣凤凰介绍,作为国内最大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基地,欧盟葡萄酒大举进入,山东葡萄酒生产企业首当其冲。由于来自欧盟的便宜廉价散装葡萄酒大量进入,在调配和灌装市场的混乱造成了进口葡萄酒的风味不稳定,加之进口散装葡萄酒价格便宜,许多葡萄酒生产企业不愿意花费金钱和时间建立葡萄园,影响了葡萄酒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国内不少葡萄酒企业如张裕、长城等除了进口原瓶装葡萄酒外,也大量进口原酒,用于国内灌装,此举也将影响到这些企业的利益。

  衣凤凰表示,对欧盟葡萄酒双反将为国内葡萄酒生产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成长环境。从长远看,过硬的产品质量仍是市场化竞争的关键,中国葡萄酒生产企业特别是山东葡萄酒生产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强身健体,提高工艺水平并拓宽营销渠道,增加高端优质产品,从而提高竞争力。

  国内葡萄酒扭转局面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国家对于葡萄酒行业的双反申请迟迟没有回应的原因是我国的葡萄酒市场供不应求。”河北益利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剑峰告诉记者。

  杨剑峰说,目前国内的葡萄酒产量不能满足消费需要,需要依赖进口酒来填补市场。一是因为酿造葡萄酒需要对应的葡萄树,国内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地域有限。二是因为国内耕地紧缺,国家的基本国策是有限的耕地优先满足基本粮食自给自足,指望国内大量种植葡萄树不现实。另一方面,国内葡萄酒行业处于发展状态,需要进行葡萄酒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在这方面,进口酒有先天优势,对培育国内市场很有帮助。

  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国内78%的消费者选择购买200元以下价位的红酒,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促使各大知名酒庄调整价格策略,纷纷降价抢占国内市场,从而拉低了葡萄酒的进口价格水平。

  “我认为,如果对欧盟葡萄酒‘双反’进行下去,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中国酒企,而是‘新世界’国家的酒企。”杨剑峰告诉记者,欧洲国家在葡萄酒行业里称为“老世界”,以出产陈酿型酒著名;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国家被称为“新世界”,出产新鲜型葡萄酒。

  杨剑峰表示,近几年里,“新世界”国家发展很快,尤其是澳大利亚酒和智利酒,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开始不断扩大。澳大利亚葡萄酒将以品牌入股的方式和中国企业合作,智利等部分国家已经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其出口中国的葡萄酒可以享受零关税的优惠。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即使欧盟出口中国的酒减少,国内葡萄酒企业仍然将面临这些国家的激烈竞争。

  杨剑峰提醒到,如今“双反”进入调查期,这很有可能会激活国内的进口葡萄酒库存。从2011年开始,国内进口葡萄酒的库存量增多,之后受中央八项规定及三公经费公开等因素影响,进口葡萄酒的销量已出现相当大下滑,库存逐渐增大。现在环境形势发生变化,这部分库存可能会被激活。此外,由于调查期是个漫长的过程,进口商可能会对欧盟的葡萄酒加大进口量,进行大量囤货。

  对欧盟葡萄酒“双反”将为国内葡萄酒生产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成长环境,然而贸易政策从来不能成为中国酒企的长期利好,过硬的产品质量仍是市场化竞争的关键。所以,国内葡萄酒企能否扭转业绩下滑的局面,关键在于要练好“内功”,加快转型提升产品品质。

  “每个品牌的市场,并不是靠其他品牌让出来的,而是靠自身实力打造出来。欧盟葡萄酒的市场份额如果减少,但国内酒企没有竞争力去争取,同样是把握不住。打铁还需要自身硬,只有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较为切合我国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产品价格,才能打动消费者,”杨剑峰说。

【编辑:陈龙】

>葡萄酒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