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教你用不同方法判断葡萄酒的好坏

2014年03月24日 14:25 来源:逸香网 参与互动(0)

  很多因素会导致一瓶葡萄酒变坏,最常见的因素就是软木塞污染(即在装瓶前软木塞受到了污染)和氧化(葡萄酒与氧气接触过多)。其他的因素还有褐化(由高温引起)和再发酵(葡萄酒在瓶中进行二次发酵)。。那么,怎样判断一款葡萄酒到底有没有变坏呢?

  很多因素会导致一瓶葡萄酒变坏,最常见的因素就是软木塞污染(即在装瓶前软木塞受到了污染)和氧化(葡萄酒与氧气接触过多)。其他的因素还有褐化(由高温引起)和再发酵(葡萄酒在瓶中进行二次发酵)。

  被软木塞污染的葡萄酒其实是被软木塞中的TCA细菌污染。氧化是葡萄酒变坏的最大杀手。另外,开瓶后的葡萄酒如果不尽快喝完,也会很容易发生氧化。那么,怎样判断一款葡萄酒到底有没有变坏呢?

  1、看外观、酒标

  酒瓶外观

  看酒瓶标签印刷是否清楚?

  是否仿冒翻印?

  看酒瓶的封盖是否有异样?

  有没有被打开过的痕迹?

  看酒瓶背面标签上的国际条形码是否以3字打头:法国国际码是3,国内灌装的为6

  看酒瓶背面标签上是否有中文标识:根据中国法律,所有进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标,如果没有中文背标,有可能是走私进口,质量不能保证。

  酒标上标示为Appellation+产区名+Controlee。一般来说这个标示的首尾两个单词是不变的,而中间的单词因产区不同,而有变化。如雷里松堡葡萄酒,产地是波尔多,所以标示为Appellation Bordeaux Controlee。如果同是AOC级别的葡萄酒,还可细分为很多等级。总的来说,中间的地名的区域越小,就越是好酒。

  2、看葡萄酒液

  看葡萄酒的颜色是否不自然?

  看葡萄酒上是否有不明悬浮物?(注:瓶底的少许沉淀是正常的结晶体)

  酒质变坏时颜色有浑浊感

  3、闻葡萄酒的气味

  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呛人的气味,就变质了

  4、品葡萄酒的口感

  饮第一口酒,酒液经过喉头时,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顺的,问题酒则有刺激感。

  咽酒后,残留在口中的气味有化学气味或臭气味,则不正常。

  生活妙招辨别真假葡萄酒

  纸巾检测法

  分别将两张不同品牌的纸巾平铺在桌面,用两根吸管分别将真葡萄酒和勾兑假普通酒滴在纸巾上。酒滴落在纸巾上,都迅速扩散开,其中真葡萄酒滴在纸上均匀地扩散,勾兑的假葡萄酒滴在纸巾上散开后,周边颜色浅,中间颜色较深,色素堆积在纸上像血块一样。

  这是由于真葡萄酒中的红色是天然色素,颗粒非常小,在纸巾上扩散开的湿迹是均匀的葡萄酒红色,没有明显的水迹扩散。而勾兑的假葡萄酒是用化工合成的色素勾兑而成的,色素颗粒大,会沉淀在纸巾的中间,而水迹不断往外扩散,红色区域跟水迹之间分界明显,市民凭此可很方便地辨别真假葡萄酒。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因纸巾质量不同、纸巾质地对液体扩散影响不同,存在其局限性,只可做参考。

  碱粉检测法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真正的葡萄酒必须是100%的葡萄汁,而葡萄汁中肯定会有花色苷,而花色苷遇碱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原本的紫色会变成紫黑色、蓝黑色。因此,葡萄酒遇碱变色,就说明是真的。而加白醋后,与碱反应后的花色苷跟酸再次发生化学反应,变回了原来的紫色,进一步证实了葡萄酒确实是100%葡萄汁的真酒。而假葡萄酒多是用苋菜红、胭脂红、焦糖色、甜蜜素加水勾兑或含有少量葡萄汁,滴入碱后红酒不变色或变色慢。

  实验过程:取半勺碱粉,放入其中两杯真葡萄酒中,并用吸管搅拌均匀,在另一杯勾兑的假葡萄酒中也放入等量碱粉,同样用吸管均匀搅拌。约摸半分钟过后,三个杯子的对比度出现了明显变化:两杯真葡萄酒中,放入碱粉后颜色明显变成了蓝黑色,甚至几乎接近全黑色,吸管管壁的嫣红色水渍也变成了墨黑色。将塑料杯端在空中,酒液透光度几乎为零,这都与未放碱粉之前形成鲜明的差异;而勾兑假葡萄酒的那杯没有任何变化,在颜色、透明度上与未放碱粉之前一模一样。加醋后斟酒变成燕来的颜色,假的依旧没有变化。

【编辑:刘虹利】

>葡萄酒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