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于和伟称生活中自己偏中性 谈炒作:非我强项

2012年03月14日 16:23 来源:渤海早报 参与互动(0)
于和伟称生活中自己偏中性谈炒作:非我强项
于和伟

  提起于和伟扮演过的角色,或棱角分明,或亦正亦邪,令人过目不忘。正在天津卫视热播的谍战剧《青盲》中,他饰演的硬汉张海峰,总是绷着一张冷峻不苟言笑的面孔,无论与强敌还是恋人的博弈,都显得那么艰难和“虐心”。他是如何理解并塑造角色的?生活中的他也是这么酷吗?近日,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于和伟敞开心扉,一一道来。

  记者 杜仲华 崔娜

  让角色“灵魂附体”

  记者:正在看天津卫视热播的谍战大片《青盲》,感觉由你来饰演冷峻隐忍的张海峰很合适,谈谈你是怎样走进《青盲》剧组的,开拍前做了哪些案头工作?

  于和伟:对,在《青盲》之前,我与制片方和导演合作过《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彼此都很了解,然后拍《青盲》时,制片人马中骏问我要不要挑战剧中地下党员张海峰这个角色?我说先看看剧本吧,结果看了十集就基本定了。张海峰的确是我以前没涉及过的角色,这个人物台词很少,场次又多,但有信仰、有内涵、有骨气,写得很扎实,对我的表演是一次挑战。至于说案头工作,主要还是读剧本,读《青盲》的原著小说,首先在心里把这个人物琢磨完整了、完善了,让自己相信,在头脑中“活”起来了,然后才能变成自己。就是让灵魂附体吧!

  记者:有人说,《青盲》是“中国版的《越狱》”,在越狱的方法上又使人想起好莱坞名片《肖申克的救赎》。你看了剧本后有这样的印象吗?你对当下谍战剧的火爆及样式的多元化有何见解?

  于和伟:谍战剧是自《潜伏》后崛起的一个剧种,首先它有很多可视性因素,剧中充满紧张刺激的矛盾冲突,层出不穷的悬念、悬疑、生死,本身就具备诸多商业片的特质。其二,现在的谍战剧蜂拥而上,势必鱼龙混杂,出现雷同、空泛、情节不合理和制作粗糙等问题,所以我对谍战片是有选择的,要看它的角度新不新,人物感动不感动我,以及故事怎么个讲法。《青盲》是从监狱这样一个特殊环境来讲的,更极致,主人公所肩负的任务也更艰巨更险,故事也就更好看。这个很关键。在一个好看的故事基础上,再让观众领悟什么是信仰,什么是“越狱”。越狱仅仅是一个拯救战友的任务吗?其实还不是。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越的“狱”。例如张海峰,他在情感上也面临着一场“越狱”,即如何处理信仰与爱情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更艰难和“虐心”的选择。

  内心戏太多是最大难点

  记者:你认为张海峰在表演上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于和伟:张海峰这个角色表演上的最大难点,即他的内心戏很多。作为身处绝境的地下工作者,很多东西他不能与人交流,很多真实的想法必须隐藏在内心深处,又要让观众看明白,这就是这个人物内心戏所涵盖的内容。在空间、台词有限,表演手段和技巧也没有太多用武之地的情况下,我有时也很茫然,没招儿,不知怎么表达。每当此时,就要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感受人物的心理压力和承受力,寻找一种真实、准确的表演方式。甚至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处在这种困境中会怎么办?这时,可能就会蹦出一些我在其他戏中从未使用过的方法和手段,有时还要通过你在某个阶段某场特定的戏来表达他的软弱和崩溃。

  记者:《青盲》被定义为“中国首部心理谍战剧”,是一场高智商的博弈,所以经常要靠动作和眼神来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这对演员的表演功力无疑是个考验。你是怎样运用眼神表演的。除了剧本的规定以外,有哪些二度创作?

  于和伟:我认为眼神的运用,千变万化,归结到一点,就是演员的内心要充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嘛!当你体验到角色真的愤怒了、心痛了、留恋了,情绪到了,你的眼神必然会流露出来,再加上特写镜头的强调,观众马上会接收到内中所传达的丰富信息。总之,眼神不是事先设计好的或刻意表现出来的,而是跟着人物情感、情绪走的,这时眼神会自然流动起来。

  硬汉也有柔软一面

  记者:张海峰是在两条战线上孤身奋战的,一条是直面阴险狡猾的敌人斗智斗勇的战场,一条是面对昔日恋人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二者交织在一起,斩不断,理还乱。他除了革命者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外,心灵上有无柔软的一面?

  于和伟:当然有啊。张海峰一直是爱着王玲雨的,是他的感情主线,也是一个大的矛盾点。他俩十年前分开是因为工作需要,迫不得已,从而伤害了王玲雨;十年后想利用军医完成他计划的一部分。但没想到与昔日恋人意外相逢,所以内心很矛盾,再去利用,必将再度伤害自己仍然爱着的女人。公还是私,任务还是爱情,这个两难的选择是悲剧化的,令人痛心的。当王玲雨即将离开白山馆时,一则他的任务中断,没了着落,二则他内心情感失落,这两块该如何表现?与导演商量后我处理成:张海峰难过之极,猛然用拳头砸向自己的伤口,砸出血后,设法挽留她。类似的二度创作还不少。比如伪装癫痫那场戏,拍摄时,我在床上全身痉挛发抖,不停地滚动着,镜头一直跟着我,导演不喊停,我就不停地动,滚到床边时顺势“咣当”一声重重摔到地上,导演才满意地叫停。

  生活中会“中性”些

  记者:你从艺以来,饰演过各种类型的角色,有人说你擅演反面角色,演新《三国》和《青盲》是向正面人物的“转型”,你认同这个说法吗?你如何看待所谓的正、反面人物,更喜欢饰演哪类角色?

  于和伟:我喜欢演的角色,与类型无关、正反无关,只要是能触动我心灵共鸣的、真实的、符合人性特点的,都会勾起我的创作欲望。往往中国文艺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因为可以撒开来写,会有较大创作空间,演出来就更真实可信、更有人性色彩。到现在我仍会欣赏我演的一些反面人物,如《历史的天空》中的万古碑、《岁月》中的吴过等。

  记者:你给人的印象比较低调,不事张扬,是你的性格使然吗?

  于和伟:对,我就是个演员,从前叫文艺界,现在叫演艺圈,但我现在仍然觉得做的是文化工作,包装炒作不是我的强项。

  记者:近日,你刚刚荣获了“南方盛典年度影视最佳男演员”,成为颁奖礼上最大的“黑马”,因为此前人们一直看好张嘉译。你胜出后有何感受?

  于和伟:我觉得张嘉译是个很优秀的演员,可能这届参加评选的人偏喜欢我这款的吧!没什么,我们俩不好比较。

  记者:生活中的你是怎样一个人,也像在戏中这样酷酷的,不苟言笑吗?

  于和伟:也不是。其实我演的每个角色都会带来这样的议论,每个角色身上也都有自己的影子。生活中的我会中性一些。我说过一句话:生活中我像一个坐在中间的人,离前后左右的位置最近,这样便于我起身时,可以最快的速度、最近的距离,触碰到我所塑造的角色。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