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于和伟被批“最木讷特工”:《青盲》超《越狱》

2012年03月18日 18:1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丰富的生活阅历,让于和伟在演绎角色时增添了内涵

  被誉为“中国版《越狱》”的心理谍战剧《青盲》正在安徽卫视和乐视网热播。该剧收视率、点击率一路飙升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质疑。剧中男一号“张海峰”的扮演者于和伟近日在京接受了羊城晚报专访。对于“张海峰”被批评是“史上最木讷的特工”,于和伟表示:“也许观众看惯了潇洒的余则成、刘新杰,再看我就觉得我这个特工没一点人情味。但话说回来,作为职业特工,这是职业习惯,也是形势所逼。特工有他独特的处事方式,他善于伪装自己,他的心思你别猜,也猜不透。”

  谈《青盲》:

  “情感戏超越《越狱》”

  对于《青盲》里的张海峰,有人夸赞他的冷静和高智商,但也有人质疑他冷言寡语太过木讷。于和伟说,他就是想塑造一个有新意的人物,张海峰是一个冷静到冷酷的英雄,观众可能看不到他的痛处。

  羊城晚报:张海峰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于和伟:是他的孤胆。孤胆不能算是一种人物性格,但它是人物性格的一种积累和叠加,他必须拥有很多素质才能形成这样一种状态。除了是英雄之外,他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人,有信仰,有挣扎,有爱情与其肩负的任务之间的矛盾,是这些东西吸引了我。张海峰跟我以前演过的人物不太一样,他是一个英雄,应该有一些特质,而不应该太流于常态。我觉得,他应该是不说话但是心里很有数。

  羊城晚报:有网友批评张海峰冷言寡语、表情单一、说话语速慢,是“史上最木讷的特工”。

  于和伟:这我也听说了。也许观众看惯了潇洒的余则成(《潜伏》)、刘新杰(《黎明之前》),再看我就觉得我这个特工没一点人情味。但话说回来,作为职业特工,这是职业习惯,也是形势所逼。特工有他独特的处事方式,他善于伪装自己,他的心思你别猜,也猜不透。白山馆里鱼龙混杂,在这样一个地方,只要一点疏忽就能掉脑袋,言多必失,还是谨慎点好。其实,张海峰虽然惜字如金,习惯板着个脸,但内心里还是波澜起伏的。

  羊城晚报:很多观众认为《青盲》是在模仿美剧《越狱》。

  于和伟:就我个人而言,两部剧的主人公没有可比性。我认为张海峰救人的难度比迈克更大,《青盲》更残酷。白山馆是个“骨灰都飘不出去”的人间地狱,新犯进去要先烙去胎记,灌泻药洗胃,不允许探监,里面的人员势力也非常复杂。如果换作有文身的迈克,他可能连第一关都过不去。但两人也有共同点,比如智商都很高,懂很多东西,做事有计划,为了救人,都有一颗“不抛弃,不放弃”的心。《青盲》最核心的主题是拯救———拯救生命,也拯救人心。在这点上,张海峰的信仰可能要比迈克的兄弟情更高一些。另外,《青盲》的感情戏也超越了《越狱》。

  羊城晚报:在剧中饰演你对手的沙溢曾说,他拍摄的时候心情一直不太好,因为拍戏环境比较压抑,你有没有相同的感觉?

  于和伟:我还好吧。当时的环境全部是搭的景,按照白山馆的图纸搭建的。在这样的密闭空间里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确实很辛苦,心理上真的会产生压抑的感觉。但杀青之后会形成一种反弹,心情反倒很好,每天都会想:哎呀,我越狱了,我出来了(笑),会觉得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羊城晚报:你觉得自己和沙溢谁更有魅力?

  于和伟:这个怎么说呢?(笑)沙溢很少演反派,我觉得挺好的,对他来说是一种突破。我们合作得很好,也很有默契。

  谈成名:

  “记住我的角色就好”

  演过几十部戏,一直剧红人不红,直到最近几年,于和伟好像时来运转,从《新三国》的“刘皇叔”到现在《青盲》的“张海峰”,他被越来越多观众所熟知。他自己却说,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红了,但他对生活已经很知足,红不红又怎样?

  羊城晚报:到现在为止,算过自己拍了多少部戏吗?

  于和伟:噢,够多了,应该几十部吧———从《大宅门》、《历史的天空》……

  羊城晚报:之前拍过那么多戏都没有特别红,在这期间迷茫、纠结过吗?

  于和伟:我很热爱艺术专业,我觉得演员只要能找到与自己心灵共鸣的角色,就可以踏下心来去塑造,而不是根据现在的市场走。之前我塑造的很多角色都被圈里人认可,我已经很高兴了。《青盲》里的张海峰是一个英雄,谁不爱英雄呢?所以他的反响更大。但从艺术角度来讲,他跟之前的角色没有高下之分。我倒是希望大家能去看看我之前的作品,可能也会很精彩(笑)。

  羊城晚报:高希希说你是一部大戏就能捧红的演员。现在看,你觉得自己红了吗?

  于和伟:我平时在宣传方面很懒,但我会从每一部作品播放的时候得到反馈。比方说,之前播放《三国》,大家看了之后更多的是说刘备,不会说是于和伟;播放《纸醉金迷》,大家会说这是范宝华。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红,我也没想过。其实有时候能够塑造一个角色,让观众记住了,对我来说就是很幸福的事。我觉得我现在很知足,什么叫红?红了能怎么样?(笑)

  羊城晚报:你40多岁了,还这么拼命三郎,是因为有危机感吗?

  于和伟:我觉得还好吧。这一行的确竞争很激烈,产生焦虑的时候我就去想想自己的从前。我大学毕业以后,在团里演话剧,五年一直在舞台上,那个时候没想过拍电视剧,但我会想如果给我一个角色,可能会有一些成绩,就只有这么一些简单的想法。那么到今天,我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有什么可焦虑的呢?焦虑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施加的。放松下来,自己一定有自己的特点,走自己的路吧,做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那种压力、焦虑、危机感都不能改变什么。

  羊城晚报:之前你曾说不太想演古装戏了,为什么?

  于和伟:拍《三国》很苦。如果没有好的剧本,古装戏会让我有点怯场。而且《三国》的刘备已经是一个招牌放在那里了,我拿这个人物去比较,很难有古装人物再让我产生那么大的创作冲动。

  谈生活:

  “曾想放弃演艺生涯”

  “我们想象不到我们到底有多脆弱,或有多坚强,也许它们终究是成正比的。一路注视着,该哭了?不,再等等,还顾不上,再往前走走,于是一路沉默着,以为坚强着,咬着牙走了很久,可终究还是躲不过那一次泪水的喷薄……”这是于和伟微博上的一段话。在生活中,他不是张海峰,他有着丰富的内心,有普通人都有的情绪,会软弱也会坚强。

  羊城晚报:你演的许多小人物都能深入人心,这是否跟你之前坎坷的生活经历有关?

  于和伟:一个演员的生活阅历是很重要的。我们家兄弟姊妹多,我从小没有父亲,是妈妈把我们养大的。我是老小,说到坎坷、说到苦,我比我的哥哥姐姐好得多,但我从哥哥姐姐身上感受到很多东西,那是我跟很多同龄人不一样的地方。我最大的姐姐比我大24岁,我的大哥比我大20岁,他们的故事我都知道,这些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

  羊城晚报:毕业后你被分配到南京前线话剧团,听说这是你人生真正低谷的时候?

  于和伟:我上了4年大学,4台毕业大戏有3台都是我主演的,我是带着这种优越感来到话剧团的。在话剧团5年,我没有出去拍戏,而在团里干得最多的还是跑龙套,连台词都没有,就在后面甩大旗之类的。上学时的那种优越感,一下被现实击得粉碎,完全看不到希望。当时我意志消沉,很绝望,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没有任何价值。那时候总想,我能不能不干这个,我在这行苦苦地求,只要有求,就有痛苦。有一次回东北,看到我哥我姐下岗开了个小卖店,我就想,有个这样的小店也挺好,人干吗要折腾呢?但是反过来又想,我就这么认命了?放弃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发现我做不到,那就脚踏实地,争取做“明日之星”吧。心态调整后,我就把上学时的优越感给扔了,放低自己,真正找到了方向。

  羊城晚报:“张海峰”很受女性观众喜爱,在生活中你是一个有女人缘的人吗?

  于和伟:女人缘啊,我觉得还好吧,反正我塑造的角色,女性观众都会喜欢,比如《纸醉金迷》里的范宝华啊,《局中局》里那个双胞胎啊,我不知道这叫不叫异性缘。

  羊城晚报:平时生活中你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于和伟:我就是一个平常人,可能性格比较内向,内心很丰富。不能说我的性格就是张海峰那样,每一个角色身上都有我的影子。

  余姝、孙志凯

【编辑:张中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