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正红旗下》参演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亮足京味儿

2012年06月08日 14: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正红旗下》参演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亮足京味儿
卢雪文、孙宁
合影

  中新网6月8日电 代表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戏剧类演出的唯一一台剧目——北京曲剧《正红旗下》,于6月7日、8日在长安大戏院亮相。这项全国会演6月6日至7月6日在北京举行,共有41台剧(节)目参演。

  北京曲剧团根据老舍先生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正红旗下》,首演于2004年,8年来一直在不断地修改完善,是一台久经打磨的精品之作。该剧先后获得过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提名奖;文化部全国地方戏(北方片)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北京市第五届文学艺术奖。第29届奥运会期间,该剧被列入北京奥运会重大文艺活动参演剧目,于奥运会正式开赛当晚登陆解放军歌剧院,连演了三场;2009年又参加了国庆60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在长安大戏院连演两场。此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又被委以重托,成为戏剧类演出中北京剧目的唯一代表,可谓是北京戏剧舞台上的一具“重器”。

  就这出戏的内涵而言,剧中表现的办洗三、闹新年、庆满月、过端午、票戏……不仅仅是在生动地展示老北京的民俗,而更重要的是深刻地反映出40年前已经遭受过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烧毁圆明园大耻的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旗人,在国家危亡之际依然浑浑噩噩,直到八国联军再次入侵北京才想到要“保卫大清国”,才明白大清国打不过红毛鬼子,才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可说是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就这出戏的形态而言,每个主要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这在把笔墨都重点用在“角儿”身上的中国传统戏曲中是不多见的。专横的、耍浑的、玩儿心机的、斗心眼儿的、装傻充愣的、斗嘴当乐儿的、玩物丧志的、假公济私的、骗吃骗喝的、得懒就懒的……人物语言幽默、风趣,每个人的身上都包含着喜剧因素,却又全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可说是一出具有浓厚谐剧色彩的悲剧。戏曲剧目以散点式加意识流的手法来表现,似乎是与中国戏曲的传统表现方式是相悖的,也是十分困难的。《正红旗下》却偏偏采用了这样的形态,而且十分成功,这也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开拓出一条新路子。

  这出戏的成功是全面的,除了王新纪、李龙云的剧本写得精彩,顾威、张绍荣的导演手法玩儿的潇洒,演员的表演都很到位,还有两点对于“全面成功”是不可或缺的。一是该剧舞美设计岑宝山的神来之笔——舞台背景中央悬着的有些残损的青花盘龙大盘,那既是大清国的象徵,又有着浓郁的时代色彩、民族色彩。在老舍的父亲为保卫皇城牺牲时,那青花大盘崩裂了,大清国也如那瓷盘一样即将土崩瓦解。把“青花瓷”用在舞台上作为主要背景,岑宝山是第一人,而更主要的是用得无可替代,对于这出戏来说,没有比这“青花瓷”更合适的了。另一点是北京曲剧的功勋作曲家戴颐生创作的整部乐曲和唱腔,丰富、浓郁,按观众的话来说就是“有味儿”。从1980年首演的《珍妃泪》,到获得过“文华新剧目奖”、“五个一工程奖”的《烟壶》,再到今年推出的《骆驼祥子》,三十多年来,北京曲剧团推出的绝大多数剧目都是由戴颐生担任的作曲、创腔。这出《正红旗下》更是戴颐生的经典作品之一,其最大特点就是既有味道纯正的“剪靛花”“四板腔”“流水板”“农民乐”等传统的单弦曲牌,又有大量以北方民歌、小调为基调的歌舞曲;既有各位主要演员演唱的“过小年”、“洋取灯”、“灶王爷升天”、“洗三”、“开鸽栏”、“硬面饽饽”、“排座次”、“鸡爪子账”、“天长地久”等广为观众赞许的唱段,又有以“旗勇”与“旗女”为歌队穿插于整出戏中的男女声合唱,外带还有曲艺说唱、京剧等缀于其间,可谓“耳不暇接”。尤其是那些唱段儿,绝对够味儿,有让人忍俊不禁的,有令人深思的,有让人热血沸腾的,有让人噙泪动容的,绝对能打动人心。

【编辑:张曦】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