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立群:从来都没把自己当大明星 都是混口饭吃

2012年11月30日 16:34 来源:都市快报 参与互动(0)
李立群:从来都没把自己当大明星都是混口饭吃

  他是《绝代双骄》中的李大嘴,也是《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他是《洪武大案》里的朱元璋,也是《温州一家人》里的狠心父亲周万顺……你也许叫不出他的名字——李立群,但一定认得出他的脸。

  27岁才开始演戏的李立群,30岁不到就拿到了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男演员,至今为止,拍的电视剧超过3000集,连一向尖酸刻薄的小S,都会用一种崇拜的语气说,“李立群可是表演界的翘楚和元老哎”。

  今年,李立群刚好60岁,依然片约满身,以至于记者的专访,不得不安排在一家影视公司的录音室里。此时的他正在为一部新剧配音,第二天还得赶飞机回台湾。忙,但有条不紊。看到记者来了,身在录音室的李立群,不慌不忙地念完捏在手里的台词本,才问导演:“这样可以了吗?”导演点点头说:“这段没问题,就是后面还有一些要录。”李立群一边笑着跟导演说“行,我先抽根儿烟”,一边关上门走出录音室,领着记者坐到了旁边的一个软沙发上,又顺手从口袋里摸出烟,然后点燃。抽了两口,李立群仿佛找到了感觉,提议:“要不我们先采访,我去跟导演说一声,这样两边就都不会耽误事儿了。”

  正式采访开始前,得知记者需要录音,李立群侧起身子指着录音笔问:“这个东西敏不敏感?”然后一把抓起录音笔,举到自己嘴边说:“还是拿着吧,这样录比较放心。”后来甚至干脆直接把脸贴在桌子上接受采访,根本不像一位元老级的艺术家,而是一个逗趣的老顽童。

  他们用自己的演技 在荧幕上塑造了 一个个大写的人

   李立群的演技,可以用梅兰芳老先生的一句话来感括,“是我非我,我演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都像谁。”这也是李立群的座右铭。但演谁像谁的李立群,却非戏剧专业出身,而是毕业于航海科。他说那时的年轻人都很痴迷航海事业,不仅因为“航海员”听起来非常帅气,更因为当时航海员的待遇在所有行业中算是比较高的。而考进航海专业的分数,则跟现在考北大或者清华差不多,凡是能考进去的,基本上都可以被称为“精英”。

  与大多数年轻人一样,23岁时的李立群对未来是一片茫然,既不想一辈子都被生活所困,却也不知道自己的路究竟该往什么方向走。每天除了用大量运动来填充课余时间,好让自己看起来不像是个迷茫的傻瓜,其他没有任何想法,更别提什么个人的爱好和梦想。

  抱着中庸的态度,李立群在海上漂泊了一年。他说那时自己曾跟船去过法国巴黎,这是他航海生涯中去过最远的地方。船刚停靠在马赛港口,这个对生活充满好奇的毛头小子,就独自一人迫不及待地冲上了岸,操着一口“破英文”向一堆不懂英语的法国人,打听该怎样去巴黎。

  到了巴黎,李立群被漫天大雪镇住了,“根本没见过那么大的雪,路上的灯都看不清楚,雪花儿大得都不像鹅毛了,云层低得让我觉得像是世界末日一样。”看着行人打着伞在大雪的街头行走,一股莫名的感动突然撞进李立群的心里,让他在恐慌到迈不开腿行走的同时,隐隐地萌生了一种想要改变的念头。

  考入“中国青年剧团”打算学京剧却演起了话剧

  李立群航海回来后,正好有一个名为“中国青年剧团”的组织在台湾招生。因为母亲是北京人,所以李立群从小就喜欢听京剧,他误以为这是个业余的京剧团体,所以就去报了名。

  顺利考入中国青年剧团以后,李立群才弄明白这根本不是什么京剧团体,而是一个以舞台剧表演为主的话剧团体。但因为当时在里面任教的老师,全是台湾艺术界最顶尖的一群人,李立群决定留下来,先跟表演丝毫不沾边的舞台技术组学习。几年后,剧团推出了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李立群在其中担任了一个小角色,真正开始了他的表演生涯。

  谈及在剧团的学习时光,李立群坦言自己的生活就是在那时发生180度大转变的。“就像是有了一条线,让我觉得人生被串了起来,有了一个喜好,也有了一个追寻。能够站到舞台上表演是我从来不敢想象的,但我却站上了舞台,并且它还给了我一定的成就感和信心,让我从迷茫的状态进入了脚踏实地的生活,找到了自己该走的路。”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李立群的求知欲望被彻底激发了出来,他不再得过且过,而是跟同学一起翻看了大量的名著古籍,用一个急需养分的“新人”姿态,重新审视了周遭的生活,为自己的表演事业奠定了基础。

  突然发现山上的风景很美

  抛开一切

  去给农家当长工

  1978年,李立群参加了华视演员培训班,并在结业后顺利加入华视,成了名副其实的演员。但李立群说自己并不是心甘情愿要当演员的,因为随性的他不认为,自己喜欢表演就一定要拿表演当职业。因此在签约之前,李立群做过餐厅服务员,上山种过苹果和梨,给农家喂过猪、当过长工……其中,给农家当长工就是因为他去山上玩的时候,突然发现山上的风景是世界级的美景,于是决定抛开一切,感受“自我下放”的那种精神快乐。直到一年后,父亲责备他不能干什么都半路放弃时,李立群才在思考和反省之后,决定接过华视抛出来的橄榄枝。

  李立群很清楚,自己绝对不是“靠脸吃饭”的那一类演员,所以他在落笔签约的那一瞬间,就在心里告诉自己:“好好干,以后得拿表演当饭吃了。”1981年,李立群出演了人生第一部电视剧作品《卿需怜我我怜卿》,便赢得了当年台湾金钟奖最佳男演员奖。但此时的成功并没让这位“视帝”沾沾自喜,反而让他踏上了长达3年的“走穴”表演生涯,来磨练自己的“演艺技能”。每天,他要从晚上7点表演到凌晨2点,最忙的时候甚至一天跑过7个场。台湾果陀剧场创办人梁志民,这样盛赞李立群的演技,“情绪起伏大、攻击火力强,一言一语都带着深厚内力,就像少林派内外兼修的高手。”

  不刻意挑选角色

  碰到烂的戏

  会想尽办法把它演好

  “随和、随性、包容”是李立群的处世之道。直到今天,他仍然不会刻意去挑选角色或者选故事,“只要时间档期合适,谁先来了那就接谁的戏。碰到烂的戏,要想尽办法把它演好。碰到好的戏,那就不能让人家砸了场。经常有戏让我演的时候觉得还不错,但回去一细想简直就是百孔千疮。但没办法,你要当好厨师,就不能挑厨房。”

  也许在别人眼里,李立群有些“轻看”自己,但在李立群看来,演戏就是个职业,“我从来都没把自己当什么老戏骨或者大明星,大家不过都是混口饭吃,只是所处的领域有所不同罢了。”他会自己去搭地铁、吃路边摊,有路人认出自己并要求拍照或签名的时候,甚至还会有些许害羞和不好意思,因为始终觉得演员就该用角色来说话,“从舞台或者摄像机前离开了以后,就应该变成一个最普通的人。”

  东方卫视曾召开过一个语言类节目的新闻发布会,到场嘉宾有李立群和侯耀华。主办方安排的采访时间是上午11点,但记者们一直等到12点,采访还没有开始。随后,工作人员跑出来说,李立群在得知记者们等了很久之后,马上起身决定先接受采访,而侯耀华却让人传话:“采访会影响我的状态,我要先录完节目再接受采访,让他们下午三点以后再来吧。”

  李立群说,因为自己有承受上一辈老师的影响,所以才从一开始就能认清自己的位置,侯耀华本身就是最上面的那一层人物,所以他这样做也没有任何不妥,这就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活中所产生的不同的行为和想法,大家都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上予以尊重。这些想法,李立群都把它写进了一本书——《李立群的人生风景》,里面记着他60年的人生感悟。没错,李立群还是一位作家。

  记者 杜青宝 北京报道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