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的盛宴"遭质疑 陆川:我拍的不是鸿门宴

2012年12月04日 14:2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1 /1张)

    《王的盛宴》11月29日上映后,面对大多数观众认为该片“没王没盛宴”、“觉得被忽悠”的质疑,导演陆川则在接受采访时坚称:“我拍的不是‘鸿门宴’,是全新的楚汉历史电影,讲述的只是刘邦的权力人生”。

  历史观遭质疑

  陆川:“现在的处境跟《南京!南京!》一样”

  陆川表示,《王的盛宴》基本剧情来自《史记》的叙述,影片的主体故事是通过刘邦回忆讲述的,更像一部刘邦的回忆录。从该片试片到上映以来,外界的评价持续两极化。

  有观众觉得《王的盛宴》最惊喜的地方是陆川加入众多他对秦末汉初这段历史的独特见解与崭新历史观,让这部影片并不是单纯地讲述粗暴的杀戮,而是重在表达情感的内在张力。而历史学者章立凡也认为:“《王的盛宴》第一次深入历史人物内心进行挖掘,是以往的历史影片都没有做到的”。

  不过,也有网友不客气地评论:“陆川是拿历史虚无主义和诋毁古人当遮羞布”,“这顿被称为盛宴的剩饭就是被意淫出来的”。

  对于《王的盛宴》备受质疑的历史观,陆川称,他刻意用刘邦的梦境和现实去说一个故事,所有演员都给了颠覆性的表演,“我个人希望建立一个电影的新概念。片子现在的处境跟三年前《南京!南京!》的状况是一样的,在三年前或许我会挺吃惊的,但现在我觉得这就是电影的意义,争论比沉默好。”

  馒头情被恶搞  陆川:“刘邦对韩信是‘恩情’”

  因为历史题材的关系,虽然《王的盛宴》看起来有些沉闷,但不少影迷却在影片中找到了“笑点”。一位网友总结说:“韩信为什么在鸿门宴后,刘邦看似穷途末路的时候,还要追随刘邦?看陆川导演的解答就知道了:刘邦和韩信第一次见面时,刘邦给了韩信一个馒头扬长而去,留下呆呆的韩信。刘邦回眸一笑。韩信痴了、醉了。从此发誓一生跟随刘邦。”

  难道《王的盛宴》中千古之谜真的是始于韩信对于刘邦的“迷恋”?对此,导演陆川回应称:“自己并不介意影迷对这部电影做出泛娱乐化的解构,这是观众的权利。但熟悉楚汉历史的人们一定很清楚,刘邦对于韩信就像是伯乐之于千里马的关系,是有知遇之恩的,他们之间有‘恩情’的牵系。”

  “没王没宴”风格前卫

  陆川:“想做一部对中国和未来有用的电影”

  对于影片中出现的“太现代的讲话方式”等争议,陆川称自己是“想做一部对中国当下和未来有用的电影,如果历史的意义能蔓延到当下,就非常有意思。”

  至于一开始就被诟病的“没有王也没有鸿门宴”,陆川称自己一直就没有说是“鸿门宴”,“这个是先天带来的误解,我们一开始就说这是个全新的关于楚汉这段历史的、关于刘邦权力人生的影片。”他说,一开始拍了很多的素材,剧本有12万字,但后来发现故事从头弄一遍是很长的,所以才回避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桥段。“在一些特别催泪的地方,我们都用非常克制的方法,比如霸王别姬,比如垓下之战。”

  而影片没有打斗戏这些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陆川解释说是因为香港武指那种套招的武打戏让自己接受不了,“套招很好看,但现在很难想象,当时的武术可能不是这个形态存在的,会让电影很奇怪。如果你妥协了,那影片一下子就变成了功夫片、醉拳……希望大家能原谅。历史片被骂了20年,我们这帮年轻人是否能做个有态度的东西?我们也不会给大家一个结论,我想说的是,历史可以被质疑,历史也应该是人民的历史。”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