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周星驰:我觉得可以继续吃西游的老本(图)

2013年02月19日 13:55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饰演至尊宝

小说《西游降魔篇》作者今何在

电影《西游降魔篇》海报

有的人看到笑,有的人看到哭,有的人看到无聊,有的人看到烦不胜烦。春节里的哪一部电影能让人有如此迥然不同的观感?《西游降魔篇》,你看了吗?它血腥。玄奘进了猪刚鬣的黑店,一眼看去,人声鼎沸的店里实相是血尸遍地,好似恐怖片;它刻意。用尽力气去讲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魔,驱魔,不等于灭肉体;它蛇尾。妖王之王孙悟空最终并非被感化去恶,仍是被佛祖幻相压制迫降,摄于其威而非感其大爱;但它仍让人大笑,周星驰虽不出场,但里面充满他的味道;它仍让人流泪,《大话西游》里动情因子又一次动人心弦:如果不能预知未来,那就请在每一个能拥有的日子里尽情相爱;它仍让人灵性成长:魔是什么?佛是什么?魔缘何而来,何人能驱?向佛的路只差一点点,那一点点究竟是什么?爱是什么,痛又是什么?你不痛彻心扉,又怎么知道痛苦是什么!你在眼前的小爱前转身,又如何寻得到心里的大爱!如果你不解,如果你意犹未尽,不妨从电影院出来,再看下小说,里面也许有你要找的答案,也许,没有。今天,出版方凤凰联动公司特意为大家约到了导演周星驰,电影小说作者今何在,一起来聊,他们眼里的西游,他们眼里的人间。

师父说,一切心魔有因有果,断因解果才是真正的驱魔。五百年前他是至尊宝,五百年后他是众魔之王。他离佛无限近,又无限远。悟空和玄奘的距离,只差一个紫霞和段姑娘吗?

选自今何在小说《西游降魔篇》

■周星驰专访

每个人的心魔都由伤害而来

为什么会继续选用《西游》这个题材?

周星驰:西游这个故事不继续下去,就是浪费。它里面有那么多好玩的元素,可以不断延续下去。我对“西游”题材情有独钟,是因为孙悟空带给我自由奔放的创作快感。对我来说,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想象力的代表。他会七十二变,变化自由、无穷、天马行空。西游本身就是一个自由奔放的概念。

有人评价你依然做“西游”题材,有吃老本的嫌疑,您怎么看?

周星驰:可能发表这种评论的人不理解我。因为他们不知道我要怎么做,其实这是我原创的一个全新故事。《西游记》故事太丰富,本身有它的价值,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如果观众接受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再继续“吃老本”。

在你眼里,《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和《西游记》是什么样的关系?

周星驰:《大话西游》其实与《西游记》没有太大关系,它更多是借助原著框架搭建了一个更具想象力的空间。《西游降魔篇》的故事比较贴近《西游记》,电影讲述的是唐僧作为驱魔人变成西天取经唐僧的过程,从他的不成功到成功,很励志,但是也跟《西游记》并不是一模一样,将它改一改会有一些惊喜。我希望可以给大家更多惊喜。

这部作品里的爱情故事又是一个悲剧,为什么爱情在你的作品中都是悲剧为主,而你的电影又是以喜剧见长?

周星驰:其实我一直认为欢乐是短暂的,痛苦才是永恒的,所以我设计的爱情都是历经磨难的。痛苦的事很多,其实大家谁不知道呢,所以我还是愿意传递更多的快乐。

我们看到电影和小说中,孙悟空实际上是一个魔性十足的角色,因为之前《大话西游》中,至尊宝是一个“人”的角色,为什么这次要将孙悟空设置成一个“妖王之王”?

周星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魔,每个人之所以成为魔,都是遭遇误解或者不公而内心留有伤害。孙悟空因为对佛祖的愤愤不平而魔性大发,电影和小说中的“猴妖”可谓是真正的“妖王之王”。

你的作品总是让人觉得很搞笑,但很多人说你生活中很严肃。

周星驰:我是一个不够特别的人,普普通通,但我特别喜欢好笑的东西,脱离不了的喜剧路线,没办法。可能我生下来就是这样子的,我自己控制不了,所以我的电影中一定会有一些喜剧的东西在里面。当然,也会有些大爱、思考在里面。不说话不代表就很严肃,在工作中必须要认真一点。

我本身不是很严肃,有时候我不说话是因为普通话讲得不好。

原创剧本,拍摄电影,指导演员,你都亲力亲为,而且还亲自挑选今何在改编您的剧本,有人说你是个怪才!

周星驰:怪才?我不知道,没有听说过。是你创出来的吗?这个好像是好的评价,太夸奖我了。我就是一个创作人,而且不是唯一一个创作人。

■今何在专访

哪怕只是因为看了星爷这么多年的电影,也要帮他写这部小说

看完电影《西游降魔篇》后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为什么接受星爷的邀请改编他的原创剧本?如何看待星爷和他的“西游”系列作品?

今何在: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看着星爷的电影成长起来的嘛,所以对周星驰式喜剧都有着特别深的情结。当然也包括他的《大话西游》。那部作品好就好在让人大笑后,还能让人落泪。这也影响了我小说的创作。我之后的小说也都在希望能达到这种风格。

《西游降魔篇》我觉得仍是周星驰最近几部自导影片的风格,笑点是十足的,特技是强大的,也有讲感情的地方。

当时星爷的团队找到我的时候,我就想,一定要合作。哪怕只是因为看了星爷这么多年的电影,也要帮他写这部小说。

小说《西游降魔篇》和电影《西游降魔篇》的区别很大,小说只保留了电影的主干情节,在很多细节上又发挥了想象和改编。

今何在:因为小说和电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电影适合用来表现炫丽的视觉特效,而小说更适合用来体现内在的情感。所以电影和小说可以互相弥补,看过小说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感情,而看了电影则可以身临其境体验小说中的世界。

您认为电影《西游降魔篇》有超越《大话西游》之处吗?继承《大话西游》的地方又有哪些?听说《西游2》的剧本已经在创作中了,是真的吗?

今何在:其实我觉得《西游降魔篇》还是一部更独立的作品,不能简单地作为《大话西游》的续集去比较。它们有太多不同,人不能只停留在过去,我很理解周星驰要再次面对西游这个题材时需要鼓起的勇气,因为超越自己当年的经典是很难的。但即使不和《大话西游》去比较,这部电影也仍然是笑点和泪点都有,很值得过年时全家去电影院欢乐一下的电影。

我和星爷见面时都在讨论西游。他也十分喜欢这个题材。至于后续的计划,到时大家自然知道了。

在您看来,《西游降魔篇》与《悟空传》有哪些地方是共通的?我们看到电影《西游降魔篇》里沙僧作为水妖的时候,吞下的人并没有吐出来,而在小说里今何在将沙僧幻化成人形之后将吃的人吐了出来。

今何在:电影与我的《悟空传》共通之处很多,比如唐僧不是一个软弱废柴,而是一个懂得大爱的人,每个妖魔都有自己伤心的过去等等,甚至包括猪八戒可以很帅……看电影时我还担心星爷版的西游会和我的差距很大,但看完我很高兴星爷有许多想法和我是一样的。

电影中一个主旨思想就是妖精也是可以变好的,也是曾有过单纯本性的,唐僧一直努力做的就是把妖魔变善良。所以我认为应该给妖精们重新找回真实自己的机会,所以我让沙僧把他吃过的人都吐了出来,我想这和电影主题是一致的,只是电影中由于篇幅镜头的限制不能体现。

玄奘一直带发修行,最终遇到孙悟空这个给他剃度的人。很妙的构想!

今何在:电影剧本中本身就有这样的情节。我只是把它写得更直白了些。因为佛家讲究因果,而西游其实是前生后世互为因果的。唐僧是孙悟空的师父,但是同时他也是因为遇上孙悟空,在魔性人性与佛性的挣扎中才完成了自己对佛法的彻悟,成为了真正的大师。

段姑娘是对紫霞某种情感的延续,还是一种新认知?《悟空传》和《西游降魔篇》分别是以悟空和玄奘为主角展开的,将来有没有可能创作一部以沙僧或八戒为主角的作品呢?

今何在:我觉得段姑娘是全新的形象。这次爱情的主角也不再是孙悟空而是唐僧。段姑娘在电影中没有交代背景,而在小说中是观世音的弟子,被观音派来点化唐僧,想让唐僧看破红尘领会大爱,但同时也牺牲了自己。关于八戒的形象在《悟空传》中倒是迷倒了很多人,以至话剧里演员不要演孙悟空抢着要演猪八戒,我想这些人物的故事将来都可能会有更多展现。

在改编过程中您与星爷智慧碰撞的结果如何?对星爷有何评价?

今何在:星爷是个很亲切客气的人,完全没有任何大牌架子,形象也很朴素,走在最繁华地段居然大家都不知道身边走过的是周星驰,也许人到了一定高度就真的反而不需要那些外在的东西了。

我们见面时主要都在聊电影,他是真的看过很多电影如数家珍的,也在很认真地研究电影要怎么拍得更好,可以看见他是真的爱电影的,也许他喜欢导演这角色胜过喜欢演员。他自己也说过,其实,他只是一个创作人。

从《悟空传》到《西游日记》以及如今的《西游降魔篇》,怎么评价自己这三部作品?

今何在:《悟空传》是一个刚走入社会充满理想与梦想的青年人的呐喊。《西游日记》是走过一段长路后自嘲但不言悔的回顾。《西游降魔篇》是圆少时的一个梦想,能有幸在星爷的作品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电影会结束上映,但好的故事却可以一直流传下去。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