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我是歌手》:丢掉一切虚饰,回到事情的本原

2013年04月10日 13:3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 李 青

    “我是歌手”大红,即使像我这样一期节目都没看过的人,也跟风下载了林志炫的《烟花易冷》和彭佳慧的《走在红毯那一天》,至于两位微博达人梁欢和耳帝出来点评歌手的唱功和唱商,更是把唱歌这件事变成当前谈论的热题。

    当唱歌已变成唱K,对这个题目,人人都有资格点评上几句了。当然,仅限于通俗唱法。博尔赫斯说,中国的东西分为一千种,第一种,皇帝的,第二种,紫色的,第三种,长羽毛的……初看这句话,以为是戏谑,后来发现,还真的不是,我们的分类,就是和人家的不同。比如,中国的唱歌,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前两种的,一般叫艺术家,唱后一种的,叫歌手,歌手,又分偶像派和实力派。欧美的唱歌,分类标准完全不一样,主流、摇滚、饶舌、蓝调、爵士、乡村、民谣、雷鬼什么的,不是专业人士,谁搞得清楚。

    好在对于我们来说,唱歌听歌都是业余消遣,管他什么pop、rock、rap,偶像派实力派,我们只管好听不好听,喜欢不喜欢,各人有各人的那杯茶。具体到我自己,音乐和文学一样,没有雅俗高低之分,只有能不能打动我之分。

    被一首歌吸引,第一个层次是唱歌人的声音,不论男女声,我一律喜欢低沉浑厚,对高亢激越不感冒;第二个层次是歌曲本身,或者曲调悦耳,或者歌词动人。走在街上,如果一首歌让我驻足,首先肯定是歌手的声音吸引了我,其次是旋律,然后歌词里有说到心里去的话;第三个层次是歌手在歌中传递的感情。不管什么艺术形式,最终一定是因为有情感上的共鸣才会被打动。

    歌为心声,就是回到了歌唱的最初,也是最终,后面附加的,都是技巧,是表达的手段不是目的。

    趁着4月1日翻起的波澜,这几天捡起张国荣的歌来听,十年过去了,我发现当年打动过我的歌,今天听来感觉仍在。要么就是我这十年没有进步,要么就是他的歌经受住了时间的淬炼。我们怀念张国荣,也许有很多文化上的意义可以评说,但仅就他歌者的身份来说,我觉得,他的歌和人是合二为一的,唱歌不是为了唱歌,是为了表达心声。也许有更高明的歌者或者更深奥的歌者,但是,当唱歌和做人合为一体时,人不可替代,歌也就具有了独一无二的生命力。所以作为听者,接收到的,也就不仅仅只是一首歌了。

    李克勤的唱歌技巧,据说在香港是坐头把交椅的,可以用完全没有瑕疵来形容。他说,“我听了张国荣很多歌,觉得他有些位可以唱得更完美,但他选择随意来唱,却令听歌的人觉得好有FEEL……人经历愈多,就发现唱歌愈简单愈好。”

    唱歌的人如此,听歌的人同样如此,经历得越多,就发现越简单越好。简单意味着一件事,就是丢掉一切外在的虚饰,回到事情的本原。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