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秋晚会瘦身 节日荧屏理性回归

2013年09月23日 13: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新华社长春9月20日专电 (记者刘硕)19日晚,中秋夜的电视荧屏不见各家卫视纷纷“搭台唱戏”抢观众的热闹场面,也不见舞台上华丽耀眼的灯光舞美喧宾夺主,更不见全球明星集体来华的“万国表演团”。相比往年各大电视台的中秋收视“争夺战”,“限晚令”颁布后的首个法定传统节日里,电视荧屏明显冷静了不少。

  去年曾出现过9场中秋晚会齐闹荧屏的局面,而今年,在覆盖全国的卫视频道中,中秋晚会仅剩下央视和北京卫视2场,就连江苏、浙江、湖南等以往的综艺晚会“大户”也纷纷退出了“秋晚”舞台,改用综艺栏目、新闻直播、影视剧等在中秋夜播出。

  今年中秋晚会不仅数量减少,更对自己进行了严格的“瘦身”。作为央视的品牌晚会,本次中秋晚会坚持“节俭办秋晚”的宗旨,在演员阵容和演出酬劳、舞美灯光运用以及场地使用等方面大幅度压缩了支出,以往“秋晚”中常见的焰火也因压缩投入而被“拒之门外”。

  北京电视台今年摒弃了中秋晚会常用的室外大型场地,把“秋晚”舞台搬进室内,以一台“简约不简单”的“情暖中秋夜,月圆梦正圆”特别节目陪伴观众过中秋,不仅舞台更加朴素,演员阵容也更加贴近百姓,节目更加“接地气”。据了解,今年北京卫视中秋特别节目的制作经费只占去年“秋晚”的20%。

  “以往的晚会投入过大,电视台不够理性,赞助这些晚会的企业不够理性,观众也不够理性。”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徐舫州表示,“现在把‘一窝蜂’办晚会的势头遏制住,把数量降下来,节俭办晚会,这才是理性的表现。”

  “理性回归”不仅体现在投入的减少,更体现在节目内容的“亲民”转变。今年的央视中秋晚会上出现了不少包括安与骑兵、《中国好声音》学员等在内的“草根”明星,戏曲、武术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元素也都出现在了舞台上。北京卫视“情暖中秋夜,月圆梦正圆”也突出了与观众互动的联欢主题,变以往中秋晚会宏大叙事的“冷月千秋”为贴近百姓的“月暖人心”。

  今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委发出《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各电视台纷纷积极响应,减少了计划举办的晚会数量,并且在晚会的投入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削减。

  徐舫州表示,以往的很多晚会都存在过于奢侈浪费的现象,其实取得的效果并不好。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些大型文艺演出仅舞台搭建就要耗费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资金投入,动辄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明星演出费也屡见不鲜。“限晚令”出台后,如何在有限的投入之内做出好看的晚会节目,成为电视从业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的中秋晚会很好看,感觉离我们老百姓更近,更热闹,很多节目我都特别喜欢。”长春市民尹丽男看过央视中秋晚会后说。在微博上,经过了“瘦身”的中秋晚会也得到了网民的颇高评价。网友“兴国先生”说:“晚会的内容丰富多了,听到了许多好听的歌曲。”

  “既减少了投入,又能转变风格,同时能让观众满意,这才是对电视台‘真本事’的考验。”徐舫州说。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