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师质疑"听写大会"汉字生僻:有些一辈子用不到

2013年10月18日 10:16 来源:华商晨报 参与互动(0)

  尥蹶子、奉为圭臬、僭越、户枢不蠹……这些词你认识吗,会写吗?

  这个“十一”开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火了,省实验中学北校的5名初中生参加了这个比赛,虽然止步半决赛,但在汉字听写方面,这些学生无疑都是“神级”选手。

  因为“神级”选手存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字越来越生僻,皇姑区一所高中的语文教师宋老师就质疑节目里很多字太生僻。对此,中国汉字书写大会对媒体解释,选手太强,中等难度的字词根本难不倒。

  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初三年级的5位同学(当时是初二年级)代表辽宁参加了比赛。

  “枕着现代汉语词典睡个午觉比较舒服。”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叶润泽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背字典,能记住《现代汉语词典》里97%的字。其他同学也至少能背下《现代汉语词典》中九成的汉字,能写出字形并了解含义。

  同学们说,不会刻意去背这些汉字,而是根据含义将这些字简化、变形,和背英语单词差不多。

  带队教师张婷婷说,5名同学基础比较好,喜欢看书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而且阅读广泛,现代小说、古典名著、科普读物等等都喜欢。

  辽宁代表队参加的是复赛第7场。叶润泽能力较强,进入了最佳个人晋级赛。

  5个孩子还说了个“窍门”,比赛中卡住时就得“造字”。叶润泽说,根据老师给出的解释,还有汉字的声旁、形旁特点造字,基本上可以写对。

  此外,比赛中会遇到很多生僻字,记住这些字也有方法,比如牂牁(zāng kē),孩子们记成“片片”,圐圙(kū lüè)记成“四方八面”,耄耋(mào dié),记成“老毛老至”。

  叶润泽的家长告诉记者,背字典并不是刻意的要求,孩子从小就对汉字有兴趣,“从小给她买的书就很多,遇到不会的字,她自己查字典,看完就能记住了。”

  “自从省实验中学北校建校开始,初中学生每天阅读一小时中外古典名著,所以学生的识字量都不低。”学校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指导教师刘介民告诉记者,这可能也是“神级选手”盛产的原因之一。

  5月份接到参赛通知后,学校进行了三轮选拔。选拔考试用的是中央电视台提供的100个词,大多是中等上下难度,也有中上难度的词。学校从690名学生中选出5名选手。

  “比赛时才知道,南方很多学校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封闭训练。”刘介民老师介绍,比赛的基础依据就是《现代汉语词典》,所以学生们就学习词典,认识每个字的意义、写法,然后从前往后每天考100个字词。

  刘介民老师介绍,从确定5名选手到比赛,仅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现代汉语词典》考了一遍,《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都看了,还在网上找了很多古代的历史人名,中药、植物、动物名、高考易错词汇等。

  即使这样,5名学生“神级”选手还是止步半决赛,因为生词的难度加大,生僻词逐渐增多。

  在记者采访前,电视节目播出时,皇姑区一所高中的语文教师宋老师,就质疑节目里的很多字太生僻。

  宋老师认为:“不用说学生,老师都不认识,很多字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根本用不上,甚至在一些文学作品里也看不到,有些字一辈子都看不到。”

  市民刘威则直言:“那里面的多数字平时生活中都用不上,办公、交流也用不上,就连电视、报纸那些传播媒介都不用,为啥要考那些字呢?”

  有质疑的声音,当然也有理解和支持者。

  “常用的字都认识,中等难度的字虽然不会写,但也差不多都认识,拿来考就失去这个节目的意义了。”31岁的周莉女士很感慨,“现在都是无纸化办公,很多字不认识,认识也不会写,提笔忘字已经是这一代人的通病。再这样下去,很多文字就‘死’在历史里了,应该有这样一种方式,唤醒更多人来传承汉字。”

  不光宋老师质疑生僻字太多,就连指导参赛学生的刘介民老师也有同感。但他参加比赛,置身其中更多的是理解,因为选手太强。

  “我们的学生《现代汉语词典》能记住90%以上,南方一些学校的学生词典背了三遍,根本考不倒。”刘介民老师说,这是个比赛,必须有淘汰,中等难度的考不倒,就得增加难度。

  对于生僻字词的出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导演和有关人员都做过解释,就是“神级选手”太多,中等难度的字根本考不倒。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导演关文正在媒体采访时介绍,考题的设定也是漫长的试验过程,导演组先按照10级难度的构想出了第一份测试题。先用大学毕业5年后的成人测试,成人正确率只有40%。又用同样的试卷到中学去测试,初二学生的正确率高达80%。于是导演组重新设定难度,重出的试卷拿给参赛学校作为初赛题,结果胜出选手正确率超过80%,之后再次提高难度设定标准,这就是为什么出现生僻词的原因。

  关文正曾感叹说:“这不是节目主观上要用难词,而是参赛的孩子们实在太优秀。”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显然吸引了很多观众,包括专家学者们。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中文系硕士生导师张岩就一直关注这个节目,她也看到节目里有很多生僻词。

  “很多人都在看,而且很多人很多字都不认识,这可以引导激发人们的听写欲望,还能激发阅读兴趣。”张岩告诉记者,普通人掌握3000字左右读书、看报就可以了,有些生僻字认识即可,也不必自责。尤其是一些家长,高考要求的词汇量只有2500个字,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别让孩子效仿,去生背那些很难用上的词。

  张岩也担忧,现在很多人书写能力下降,“无纸化办公”替代了书写,让“中国汉字”这一瑰宝处在危险边缘,希望这个节目能唤醒大家对汉字书写的热情。

  张岩建议,应该加强基础教育中的书写课程,来提高年轻人的书写能力并让汉字得以传承。(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岳巍 谭皓)

  听写答案

  肇事 金銮殿 耄耋之年

  蚩尤 尥蹶子 蓬荜生辉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