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爸爸去哪儿》走红:娱乐“转基因”

2013年11月01日 10:15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本周主持 王俊

  又到周五,相信很多人都在惦念着晚间的一个节目:《爸爸去哪儿》。表面上看,这个节目火得有道理,童心童趣,明星囧事,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窥探欲、好奇心。但在这个节目的背后,有多少观众知道这个火爆中国荧屏的节目其实只是韩国同名节目的拷贝版?除了角色和外景置换之外,几乎所有节目环节、包装方式甚至机位角度,都是“韩流”重现。当你知道那些津津有味的精神食粮原来只是一个转基因版本,还会像原来那样甘之若饴吗?

  《爸爸去哪儿》不是个案。不了解不知道,原来这么多年来,那些红透荧屏的娱乐节目绝大多数都是“引进版”。从最早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到后来的《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我爱记歌词》、《挑战麦克风》、《我是歌手》……无一不是海外同类型节目的翻版。其中有些是赤裸裸的抄袭,有些则是合法渠道引进的版权,交了不菲的版权费。但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都不是原汁原味的国货,而属于境外设计、境内组装的贴牌货。跟我们手中用的iPhone手机本质上是一样的——造得再好、卖得再多,也无法成为我们的实力标签。

  曾几何时,国内的电视台还是有很强的创新冲动的。从十几年前的《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到后来的《天天向上》、《红歌会》,这些节目的诞生,构成了电视娱乐的核心竞争力,也成为孕育内地娱乐形态的“孵化器”。而芒果台先在湖南经视等地面频道进行创新试点,成功后再提升到卫视的办法,也成为生生不息的创新模式。

  然而,当各大卫视的收视鏖战日益白热化之时,有些人发现,直接搬用国外已经成熟的娱乐节目模式,远远比内生式的创新要来得快且容易。于是,自《超级女声》发端,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采取了这种懒汉取巧的办法,拼的不是实力,拼的是谁学得像、搬得好、拷贝得惟妙惟肖,甚至惨烈撞车也在所不惜。而观众,则在不明就里之中搭上了一趟又一趟洋品牌的娱乐快车,不知所终。

  没有原生的文化基因,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软实力。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明令上星卫视只允许有一档版权引进节目,这无疑对卫视的主动创新形成了倒逼机制。无原创,不成活。靠着“转基因”娱乐来糊弄大众的日子过不下去了,新招儿自然就逼出来了。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