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汉字听写节目成高难度竞赛遭质疑(图)

2013年11月20日 13:50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在《成语英雄》发布会上展示特意创作的漫画。

  18日,河南卫视一档以“成语”为主要卖点的综艺节目《成语英雄》在京举行了开播发布会。作为《汉字英雄》的姊妹篇,《成语英雄》除了延续汉语文化的主题之外,采用了画画猜成语这种寓教于乐的新形式。节目最大的亮点是由名嘴崔永元、漫画大师蔡志忠、著名学者钱文忠担任的“成语先生”,崔永元更是三次泪洒录制现场。今年电视节目中悄然兴起的“汉字热”还没退场,“成语”又粉墨登台,明年更是要连唱一场文化大戏。

  汉字成语大热,明年文化节目扎堆

  今年夏天,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和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汉字文化节目先后播出,在收获好口碑的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收视份额,并且带动全国兴起一股“汉字热”。河南卫视总监徐涛表示:“《汉字英雄》播出的时候,全国有17档选秀节目同时播出,而我们的收视率最高排到了全国第三。”徐涛认为《汉字英雄》这样的节目之所以叫好又叫座,是因为汉字文化找到了适合现代电视传播理念的表达方式。

  两档节目率先突击成功,加上广电总局“限娱令”剑指当下泛滥的歌唱选秀节目,明年各大卫视将在文化类节目的阵营里抱团取暖。记者粗略统计,明年确定播出的文化节目包括《中华好诗词》、《成语英雄》、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第二季等,安徽卫视也将上线一档猜灯谜节目。

  业内人士表示,语言听写比赛节目的鼻祖是美国的《National SpellingBee》(全国英语拼写比赛),这档节目从1925年开播至今,近九十年长盛不衰。从歌唱类节目国外香完国内香的趋势看,文化类节目明年可能会更红。

  题目过度生僻,节目成高难度竞赛

  目前热播的汉字听写类节目让不少观众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失写症”或“失读症”,“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也表示,假如他去“汉字听写大会”,“一定考零分”,可见节目出题生僻到了何种程度。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获得第六名的河南姑娘说自己曾把词典抄了三遍,而与之相对的出题组几乎把词典、字典、词库等大部头图书都快翻烂了。

  《咬文嚼字》名誉主编郝铭鉴表示:“现在的做法已经偏离引起人们对汉字的关注的初衷。他们考的一些字是平时用不到的,最后等于考学生背词典的记忆力。”周有光认为汉字简化并与信息技术接轨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与其花大量时间死记硬背一些“偏难怪”不实用的过时知识,不如教会孩子们如何有效地搜集信息和高效地筛选信息。不少观众也认为参赛者多数要拼的字在他们毕生的日常生活中都用不上,他们却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背单词之中,而这些时间本来可以用于其他更具价值的地方。一位教育工作者表示,二十年前,让小学生背诵圆周率也曾是风靡全国的一项比赛,但是这样的比赛只会让冗余的垃圾信息塞满孩子们本应该充满想象力的大脑,抹杀了民族的创造力。

  此外,虽然选手和考官的敬业让人敬佩,但是一档电视节目如果过度钻牛角尖,朝越来越生僻的方向发展,可看度和趣味性还能保留多少让不少人质疑。很多业内人士担心,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汉字听写类节目很快就会进入死胡同,成为下一个被牺牲的综艺节目。

  专家力挺听写节目,呼吁善待文字

  对于外界的质疑,《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有着自己的理解:“语言的精确性、丰富性,事实上是这种语言是否成熟、是否优美最重要的标志。日常语言只能用到我们博大汉语中的很小一部分,大家老在生活常用词中打转,难道不是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很不尊重吗?”关正文认为“听写大会”最深刻的意义不在于它掀起了怎样的热潮,不在于它成了怎样的新闻话题,而在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人们回过头去看,发现它不仅仅是一档电视节目,还能成为一项文化民俗活动。

  不少学者也力挺汉字听写类节目,因翻译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多部作品而为读者熟悉的著名翻译家林少华说:“汉字正在遭受图像媒体的百般欺凌。图像越来越冶艳,越来越逼真,越来越凶猛,变着法子压迫只有偏旁部首的汉字的生存空间。”林少华告诉记者,对于生活在视听爆炸时代的我们来说,横平竖直的方块字确实是太单薄了,对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这样的文化节目,比起疾风劲雨的批评,我们更需要悉心地培育其成长的土壤,而不是让它在舆论的风暴中夭折。(刘雨涵)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