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京影帝王景春再演警察 讲述中国版《杀人回忆》

2014年03月17日 14:54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由宁瀛导演的电影《警察日记》,正式宣布定档3月21日公映。主演王景春曾凭此片赢得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帝”。

  巧合的是,王景春参与演出的柏林“金熊奖”影片《白日焰火》,也与《警察日记》同一天上映。

  届时,影迷在影城里看到两部王景春电影对垒的广告。而在平时生活里互相调侃对方为“东帝”、“熊帝”的王景春和廖凡,也实现了国产电影的一次“双帝会师”。

  人物

  当地老乡真的把他当成公安局长了

  《警察日记》根据发生在内蒙古悬而未决的惊天血案改编,案件原型取材于一名刑警出身的公安局长写的64本日记。该案在当年震动全国,13年来当地警方屡次拉网排查,但始终没有找到凶手的任何痕迹,堪称中国版的《杀人回忆》。

  导演宁瀛、文学策划芦苇为打磨剧本,与宁瀛的姐姐编剧宁岱一起,彻夜通读全部日记,逐字分析、调整、打磨,将一段荡气回肠的追凶长旅融入感人至深的日常真情之中,本片案件原型中公安局长的64本日记,既为影片的故事提供了丰富素材,也对主创的艺术判断力提出严峻考验。

  曾出演过《我十一》、《LOVE》等影片的王景春,一向有“警察专业户”之称,在加冕“东京影帝”之前,还曾以一个重案队队长的角色获封“百合奖影帝”。王景春说,刚接到本子时,本来没什么感觉,在和导演商讨后,宁瀛告诉他一定要跳出以前同类影片的套路,不拔高人物,而是要像电影《甘地》一样,塑造出真正的传记人物形象。为了演好片中公安局长这个角色,王景春在内蒙古实地采访故事原型的战友和亲属们,学习了鄂尔多斯方言,为从外形上更贴近角色,更是不惜增肥20斤,即便如此,要想演好郝万忠这个角色,王景春依然感觉压力巨大:“《警察日记》除了我和女主演陈维涵之外,大多数演员都是非职业演员,作为专业演员要在这样的氛围中抹掉表演痕迹,是个很大的考验。”

  不过,让王景春颇感自豪的是,在拍摄一段时间后,自己居然被当地老乡们真的当成局长了。“有一次剧组车队堵在半路上,我正在车上坐着,一群正在路上干活的老乡围上来,听说公安局长来了,就嚷着说把局长拽下来,要反映情况。山西话、内蒙古话、陕北话,老乡们都抢着说,非要我解决他们的各种难题,然后导演就一直指挥摄像在旁边偷拍,那天拍完那场戏,导演和我都很高兴,非常过瘾,就是你感觉到你已经无缝对接在角色身上了。”

  《警察日记》定档3月21日,与王景春参与表演的另一部电影《白日焰火》同天上映,而王景春与《白日焰火》的主演廖凡,一同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王景春则是廖凡的同门师弟,彼此相识多年,在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巧合的是,在主演《警察日记》和《白日焰火》时,王景春和廖凡俩人为了角色不约而同地想到增肥:“拍《白日焰火》时我俩经常在一起聊表演的招数什么的,我就跟廖凡说,为了《警察日记》这个角色,我最近一直在吃,然后我低头再看廖凡,才发现他也胖了,原来俩人不约而同想到一块了,为各自角色都增了二十来斤。”

  王景春凭借《警察日记》在东京加冕影帝之后,随《白日焰火》剧组再征柏林,出发途中,王景春一直认定廖凡势在必得:“我们去柏林之前,我就跟廖凡说,这事就奔着得奖去的,我就觉得他绝对能拿到这个影帝。我那会儿就开玩笑叫他‘熊帝’,他没事也回我一个‘东帝’。到柏林每天我们——他跟他女朋友,我跟我媳妇,四个人天天在柏林转来转去,到处玩,到处游览,然后他就顺便把奖给拿了。”

  对话

  “我不拒绝以后再接着演警察”

  记者:演员都不愿意重复一种类型的角色,而你演警察成“专业”,怎么这么上瘾?

  王景春:我警察演得挺多的,演警察多不是说就能次次演好,我演过的警察,他的工作不一样,人也不一样,故事也不一样,接到这个人物,因为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所以说这个难度是有的,如何克服这个难度,怎么样能够把这个人演好,我们还是下了点功夫,使了些招儿,表演上的一些招数我们也用了,尤其我们这个戏是跟大量的非职业演员在一起演,这对演员有一个更大的挑战,就是表演的痕迹问题,如何能够没有痕迹地跟这些非职业演员在一起拍戏,能够呈现出来,这是个挺难的事,这个警察我很是下了些功夫。

  记者:听说你为角色增肥20斤?

  王景春:增了20多斤。这个事也挺逗的,拍《白日焰火》的时候,我是先接的《白日焰火》,完了以后我们先在哈尔滨拍了夏天的戏,之后紧接着到了内蒙古,我们开始拍《警察日记》,回到哈尔滨我又在拍冬天戏的时候,有一天我们俩刚拍完戏,跟小廖我们俩在外面,马路上结着冰,我们俩在那滑着,聊天,他说你最近胖了点,我说对,胖了点。我说你也有点胖,他说对呀。他说你这个戏准备用什么招?我说这哥们儿是一个真人,我得跟他贴一点,我得吃胖,增肥。他说,呦我也这么想的。完了这个戏我们俩一块,都增肥,都增了20多斤。 开始拍年轻的时候,然后不太胖,到后来很胖,后来导演都说,别吃了,你再胖不行了。这个增肥,就那样还是比他差一点。

  记者:这个戏都说的是方言,听说你还专门学了方言,不用配音?

  王景春:因为这个戏是讲鄂尔多斯人的事,而且我们用了大量的非职业演员,他们都说的是鄂尔多斯话,为了跟他们贴,学了鄂尔多斯方言。我有一个司机,在戏里演我的司机,拍戏的时候我的司机就是我的语言老师,出现问题了就问他,每天回去的时候要把这个台词过一遍。但是我觉得我说到后来的时候,越来越好了,就不用再问他了,我张嘴就来了。

  记者:拿了影帝,生活、工作有没有发生哪些变化?

  王景春:请了一圈饭,朋友们各种菜全吃遍了以后,我们换个花样再来一圈。其他的没变化,一切我觉得都挺正常的,还是老样子,角色选择性更多了。

  记者:你跟廖凡是同门师兄弟,俩人又老合作,又是“熊帝”“东帝”,你们会互相调侃吗,聊这事?

  王景春:聊啊,我东京回来以后,他就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东帝”,我们一帮朋友在一块都这么叫我,2月7日我们就直接先到了柏林,一开幕我们俩就先去了,在那儿的时候我就跟他说“熊帝”,我一直在叫他“熊帝”,他没拿着之前我一直这么称呼他的,果然柏林电影节挺给面的,我叫了半天,最后真给他这个奖了,这个“熊帝”就叫成真的了。

  记者:和《白日焰火》同一天上映,有压力吗?

  王景春:前两天我们回来以后,我跟廖凡商量了一下,《白日焰火》决定是3月21日上,我们俩说,就都3月21日上吧,我们哥俩在3月21日“胜利会师”。 我觉得这个事挺好玩的,因为两部在国际上获得奖项的电影,而且是中国当代的主流价值观被西方电影节所认可的电影,为什么不拿到一起呢。我们也不是说PK这个事,我们不比较,我们是把好的电影同时呈献给观众。

  记者:对《警察日记》的票房会不会有一点私心,因为这个你是主演?

  王景春:当然,《白日焰火》学兵和廖凡俩人说,要么就是五亿上,要么五亿下,我把这个话也用到我们这里面,要么五亿上,要么五亿下。其实我是个演员,我只管我演戏就行了,至于票房多少,我当然希望它有一个好收成,因为每个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然希望这个片子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记者:因为你一直演警察,会不会以后拒绝演这个角色,想自己变化一下?

  王景春:我是出生在军人家庭的孩子,从小对军人和警察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再一个,我不拒绝以后再接着演警察,我觉得当别人在很多危难的时候,警察都是冲在第一线的,因为我演警察我才对警察有很深入的了解,我知道每天有流血,有时甚至是牺牲,这样的事是发生在我们中国警察身上的,也觉得这么可爱的一群人,为什么不去好好塑造他们,扮演他们,歌颂他们。

  记者:你不怕别人说你演的角色太单一了?

  王景春:其实我自己看我自己演的每个警察形象,每个都不太一样,不是说完全很单一的去演这个警察,只是一个职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这个职业背后的人,我是个演员,我就是塑造人的。

  记者:你演的警察都是工作狂,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王景春:我觉得我身边有一个镜子,对待工作非常痴迷,非常的工作狂,这个人是我非常尊敬和热爱的人,那就是导演,导演就是一个非常热爱工作的人,就跟我演的警察郝万忠有点像,一个职业的工作狂。

  记者:那接下来会有什么计划吗?

  王景春:下面有一个特别好的电影,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这个事,真是很好的电影,我很期待这个电影。(记者 陈滨)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