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吃货”导演:《舌尖3》已经在筹备

2014年04月28日 14:13 来源:银川晚报 参与互动(0)

 

 

  《舌尖上的中国二》于上周五在央视一套播出了第2集《心传》,收视率飙升至同时段第一。此外,总导演陈晓卿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会继续拍摄《舌尖3》,并解答了什么样的美食才能入选“舌尖”。

  回归美食 《舌尖2》第二集继续火

  上周五晚,《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心传》在央视播出。在这一集中,不仅各种美食馋得网友直流口水,大厨们精湛的刀工更是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不少网友们在微博上留言称:这哪是美食纪录片,厨房里的刀光剑影,极致刀工,分明就是一部“舌尖上”的武侠片。

  《舌尖上的中国2》作为深夜“美食炸弹”,第二集《心传》继续为观众带来了各地的特色美食。徽州臭豆腐、陕西挂面、苏式小方糕、湖北糍粑、船点、汕头蚝烙、扬州烫干丝、脱骨鱼、扣三丝、油爆河虾、蟹黄烧麦、三套鸭……看完这一集,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最适合留学生看的影片不就是《舌尖上的中国2》吗?建议大家在大半夜一个人的时候看效果更佳,绝对让人惊叫连连,口吐白沫,欲罢不能。”

  在影像风格上,《心传》这一集不少桥段颇有武侠片的韵味。厨界如江湖,刀光剑影。兰花刀法、蓑衣刀功,整鱼脱骨,切中肯綮。极致刀功,如同武术。刀起刀落,让人不由惊叹:这中国的大厨们,个个都似武林高手。

  虽然《心传》一集整体制作精良,不过,还是有细心观众发现了节目的制作硬伤。在全集12分钟左右,字幕标注:“午夜时分,醒面时间已经足够。”不少网友在微博上质疑道:“应该不是醒面,而是饧面。”

  此外,《舌尖上的中国2》开播第一集感动了不少人,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一部美食纪录片被赋予了过多的人文情怀,大家顾着流泪而忘记了美食,这让第一集未免显得有点过于沉重。第一集里分三条线索,出现了30多种食品以及它们的制作方式,在节目剪辑上显得匆忙而凌乱,这也留下了一点遗憾。第二集《心传》,一切都好了,整个基调回归《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风格,让观众边看边流口水,一边在想去哪儿可以找到这种食物。

  食客太多 扣三丝费刀工暂停预约

  《舌尖上的中国2》一播出,本就声名在外的上海三林本帮馆更加人满为患,李悦一家五代专注做本帮菜成为众多慕名而来的食客追寻的传奇,来店吃饭提前一天预约变成了提前一周。

  位于浦东三林的这家本帮菜馆最多只能放十来张桌子,大堂里都是老式八仙桌和长板凳。走进大院左手边就是半开放式的配菜间,半墙之隔就是厨房,三个厨师,四个灶台,主厨李悦的灶台靠近里间门边。虽然下着雨的春末还有些冷,但李悦的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

  市民李先生一早就从宝山赶过来,“看了《舌尖2》,太传奇了,所以和女朋友赶过来见一见本尊。倒了两个多小时车,10点半就到了。”

  12点40分,正是餐馆最忙的时候,店里已人满为患,不得不挂上“暂停营业”的标牌。以前,到这里吃饭只要提前一天预约,现在至少要提前一周预约。直到14点40分,仍不断有慕名而来的食客求情:“我们真的走了很远的路来吃,你看厨房里有什么,就随便烧点什么吧。”

  因为人实在太多,前台电话都已经打不进去,预约几乎都是现场进行,而且一周都已经约满了。不少食客想提前预约扣三丝,但是被告知,这道菜现在已经暂停预约。

  三林本帮馆的老板,也是李家名厨第四代传人李明福介绍,“扣三丝”这道菜由笋丝、火腿丝、鸡脯丝组成,看起来并不复杂,但细切起来就要1小时,非常考验厨师的刀功,每一样都是先片后切,片需薄如纸片,切需丝丝均匀。

  有人曾数过,一盘扣三丝竟有1999根。更有好事者拿切出来的丝穿针,真的能成功“穿针引线”。

  据介绍,李家的厨师生涯从清朝开始。

  “吃货”导演 《舌尖3》已经在筹备

  在北京西三环一套三室一厅里,客厅长桌上放着一台电视、几台电脑,两旁则是置物柜,一块大白板上分格标注着各集完成度,墙上贴着中国植被分布图,这里是《舌尖上的中国2》的工作室。

  其中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摆着两张上下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总导演陈晓卿坐在靠窗位置,和记者聊起《舌尖2》的拍摄故事。“这个房间最多时会住三个人,导演、助理和摄影。开会时,各组人都会来,最多时候工作室来了22个人,都坐不下。”

  观众能从电视里感受《舌尖2》制作的用心,却很难想象背后拍摄的艰辛。从2013年1月18日宣布开拍,到今年4月18日首播,《舌尖2》每个环节都有时间限制,每个故事和人物都需分集导演自己寻找挑选。拍片听上去像旅游,好玩又浪漫,其实风餐露宿,还有不少苦闷。

  说到吃,陈晓卿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我是对食物非常挑剔的人。但我也可以连续吃三天方便面。不过,当我有时间、有条件吃时,我一定会吃得特别仔细。”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后,带来的变化就是太忙,忙得没了生活。”陈晓卿说,“《舌尖3》已在筹备过程中,希望能慢慢筹备,能让我歇一下。”

  陈晓卿对选入“舌尖”的美食,给出了四个标准:一要健康,“我喜欢卤煮,但它不利于健康,没法进‘舌尖’”;二要真实,“现在许多餐厅喜欢用唐诗宋词给自己的菜起名,这是非常不自信的表现。好的菜就两个标准一是好吃,二是有传承”;三相对日常,大多数人能吃得到;四要解馋。陈晓卿举例说,“我们有一位导演拍了大量的素食,青菜怎么炒,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东西,但看着就不是很好吃,也没法入‘舌尖’”。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