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舌尖2》美食特写镜头多遭批:细微处着力太甚

2014年05月04日 10:44 来源:楚天金报 参与互动(0)

  在连续两周被观众抱怨“人文太多美食太少”后,前晚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时节》,根据观众的要求进行了紧急调整,增加美食篇幅。不过,片中出现的大量美食特写镜头被网友批细微处着力太甚,没有了动人的美食故事做支撑成了美食集锦,最终让人记住的,只有抢镜的切糕。

  《时节》反映食物与自然、时间的关系,按照四季轮回拍摄而成。记者注意到,片中特别强调食材的使用时间,而或许为更多呈现美食,用了大量特写镜头,铁锅炖鱼贴饼子、咸肉蒸黄泥拱、藜蒿炒腊肉、香椿拌豆腐、紫苏炒青蛳、清蒸飞鱼干、玛仁糖、手抓饭、虾子小刀面、桂花糯米藕、板栗烧鸡等美食集中亮相,透过屏幕香味四溢。遗憾的是,美食增加了,动人的美食故事没有了,使得这一集不如前两集深刻,更像各地美食大集锦。

  第一集里的养蜂人、第二集里的“挂面爷爷”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第三集最终只让大家记住了新疆的玛仁糖,也就是切糕。“115摄氏度下熬煮4小时,90公斤葡萄汁浓缩成30公斤糖浆。烘烤后的核桃仁,焦香酥脆。拌匀的玛仁糖,趁热切好。在中国其他地区,这种食物被称为切糕。它不仅是最具西域风情的甜点,也是当地人重要的热量来源。”当切糕的制作工序呈现在荧屏,立马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调侃《舌尖2》下了血本,“连切糕都敢拍,你们敢不敢拍茶叶蛋啊?”

  第三集播出结束后,网友纷纷在《舌尖2》官微留言,指出第三集的不足:“前两集都严格扣题,围绕主线做文章,第三集显得相当乱,类似段子手写作文,流水账+没有重点+偶尔跑题,虽然段子都很精彩,但合一起只感觉这片子该拿最佳摄影奖,但导演打酱油了。”在网友看来,节目组能根据观众意见作出调整是好事,但增加美食不代表要丢弃故事,“美食是人文的一种体现,没有人文何来美食?”(记者肖黎)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