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郭涛谈女儿:她很淘气,但从不惯着她

2014年05月12日 17:25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郭涛说,上了《爸爸去哪儿》之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开发出了儿子石头“孩子王”的特质。如今,石头变得更有担当、更像爷们了。很多父母都可以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郭涛说,他也从石头身上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

  昨日,演员郭涛新书《父亲的力量》在北京首发。谈起出书的初衷,郭涛说是《爸爸去哪儿》激发了他对父子关系的思考。

  此外,在书中郭涛也首次披露了自己两岁的小女儿伊莎贝拉的成长趣事。

  男孩的教育要带些“毛茬儿”

  郭涛说,近日石头和王诗龄作为“金童玉女”一起为吴京和谢楠的婚礼当花童,石头特别紧张地问他:“我需要把新娘娶走吗?”“这是他感受到一种责任了。”郭涛说,“好多人说我轴、傻,但这就是郭家的品格。”

  关于参加《爸爸去哪儿》的影响,郭涛说它确实为石头带来一些改变。

  “参加完节目后,石头出去有时会碰到粉丝,还有很多小朋友想要和他合照、要他签名。我就比较尊重他,高兴的时候他愿意去合照那就去,如果不愿意,不去勉强他,不给他造成压力。”郭涛说。

  在《父亲的力量》中,郭涛提到了自己的“留白教育法”。他表示,优秀的父母要拥有一种放空的智慧,多给生命留白。

  郭涛坚持认为,男孩的教育要带些“毛茬儿”。采取“放养式”教育,任孩子登高爬低、滚一身泥,允许孩子犯错,有时也可以让孩子懒惰一些,带点瑕疵,不必事事追求完美。

  “爸爸,我又放屁啦;爸爸,我要拉屎……”石头对着镜头也从不害羞的这份天然,郭涛认为,正是孩子身上最宝贵的东西。

  女儿让郭涛内心变得柔软

  虽然书名叫《父亲的力量》,但郭涛称这本书不是教科书。他说,自己也没那么大的力量去教育别人该怎么做。教育孩子是他一直在学习的事情,而且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

  父亲的成长是一个笨重与自我矫正的过程,对郭涛来说,教育石头的过程,也是他与石头共同成长的过程。

  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原因,很少陪伴孩子。父爱的缺失也是郭涛作为父亲的一个遗憾,“缺失东西太多,回头全是泪。”

  原来的郭涛是一个愤青,刀枪不入。但他亲身经历了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之后,常常会感动到热泪盈眶。郭涛在书里告诉年轻的父母们,如果有能力,最好不要错过孩子成长的瞬间。

  在新书中,郭涛第一次放开去谈自己的小女儿。

  “伊莎贝拉平时很淘气、爱恶作剧,但从不惯着她,她摔倒了都会自己站起来。虽然很心疼,但要教会她坚强。”女儿带给郭涛最大的变化,是让他的内心变得柔软。他说自己会经常陪着女儿,一起伴着音乐唱歌跳舞,做她喜欢做的事情。

  文/记者 钱业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