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张艺谋否认有"奥斯卡情节":这些是媒体误读(图)

2014年05月23日 08:15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巩俐对于自己没有入围本届戛纳主竞赛单元感到非常遗憾,直言自己确实已经用尽全身能量,以后如果再演此类角色,不可能演得再好了。

戛纳《归来》首映礼上,巩俐和陈道明手挽手,张艺谋在一旁笑看巩俐。

菅韧姿出席发布会。

  《归来》戛纳专访

  戛纳电影节

  当地时间5月21日,戛纳进入第八天,今年戛纳电影节最受关注的电影——法国新浪潮代表人物让·吕克·戈达尔执导《再见语言》首度亮相引爆戛纳。然而,中国电影也不甘寂寞。同一天,入围非竞赛展映单元的《归来》、“一种关注”单元的《幻想曲》集体亮相,继20日在戛纳举行两场放映之后,《归来》主创21日又在戛纳海滩边举行新闻发布会,张艺谋、巩俐、陈道明等主创一一亮相。

  头评

  大师玩的是

  电影还是观众?

  ■黄岸

  尽管《归来》与《幻想曲》几乎占据了所有中国媒体的视线,但与此同时,作为本届戛纳电影节最受关注的电影,84岁的法国新浪潮大师戈达尔所带来的首部3D电影《再见语言》,同样在这一天亮相戛纳。

  作为影史上著名的电影大师,同时也是法国新浪潮为数不多的在世的代表人物,戈达尔要拍一部3D电影,这事儿本身就让人充满期待。电影播放前一个多小时,戛纳电影宫门口早已排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与影迷,队伍之长人数之多几乎堪称本届之最。最终,卢米埃尔大厅里2300个座位坐得满满当当的,电影刚开始,一句兴奋的“戈达尔!”从观众席里高声响起。

  然而,戈达尔这部实验性新作却让人出乎意料,影片几乎没有任何剧情与戏剧性可言。一条狗、一对裸体的情侣,组成了故事的全部角色。他们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散漫而又恣意地用自己的方式谈论着艺术与政治。

  除此之外,极其零散的镜头、毫无逻辑的镜头拼贴、不时虚焦或过度曝光的镜头、忽大忽小的声音甚至选择性翻译的字幕贯穿其中,戈达尔用所有令人“崩溃”的“技术问题”,对已有的电影语言做出一次完全的颠覆,证明着自己文题相符的“再见语言”。

  而影片最大的关注点还是在于84岁高龄的戈达尔会如何拍3D。如果你以为电影会像以往所看过的任何一部3D电影,那就大错特错了。3D技术在《再见语言》里实现了一次颠覆性的新突破,拍出3D的景深和变形,甚至时不时就加入叠加的3D画面,让不少观众凌乱地拿下3D眼镜,证明自己眼睛没问题。戈达尔对于3D技术的颠覆,给业界投下重磅弹,虽年事已高,但对电影技术的前瞻性,不得不让观众高呼有够牛。

  观影结束,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如果是其他导演拍出这样一部电影也许早就被骂大街了,但对于戈达尔这样的大师来说,就算“为所欲为”也没有任何人敢妄自评断大师的作品,甚至连承认自己看片全程昏昏欲睡都需要勇气。而对于观众来说,大师与普通观众早已不是一个境界,戈达尔的片子也已不能用一般对电影的判断标准来衡量,不管他拍什么都没关系,活到这样的年纪与名气,谁也不敢确定他到底是在玩电影还是在玩观众。

  张艺谋:

  电影节没有绝对公平可言

  被问到张艺谋是否知道戛纳放映场老外“泪崩”的新闻,张艺谋表示已经看到网上图片:“我挺意外的,这么内敛的表达方式,我只想过中国观众能理解,没想过外国人,可能触动了他们一些个人回忆吧。包括20日晚上的正式放映,那种掌声的长度是很少见的,巩俐来这里的次数比我多,她说一般大家鼓掌都是礼貌性的,但当天晚上五分钟字幕观众的掌声没有停过。”张艺谋并不认同《归来》故意煽情的说法,他说,自己觉得没那么煽情,只是想以低调的方式去处理。

  作为老搭档,巩俐与张艺谋这次的合作可说是成功的。有媒体评价,只有在张艺谋的电影里,巩俐才最能展示出最好的演技。对此,张艺谋却“谦虚”表示自己并非最懂得捕捉巩俐最好一面的那个人:“导演是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导演在现场,拍摄演员最好的那几秒钟。你就算拍几十遍,这几秒也不能让他流失。第二部分是在剪接台上,你不能把这几秒剪掉。”他透露,在创作过程中,巩俐提供了很多创意,一些音乐的段落,包括在戏中最感动人的“火车站举牌”环节都是巩俐的主意。

  此前巩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自己没有入围本届戛纳主竞赛单元感到非常遗憾“我是竞赛型的人”。但张艺谋却坦言自己尊重大赛决定,但对于两个主演没有入围感到遗憾:“这是国际电影节,由他们决定,我们做不了主。电影节本身,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尤其是文艺作品,好坏都是一个角度。反而对于两个演员有点遗憾,我没看参赛片,但以我的经验,这两个演员在任何电影节都是有实力的。”

  至于自己的“奥斯卡情节”,张艺谋坦言,其实这些其实是媒体的误读:“你把这十年的访谈拿出来看,这个话题我说的都没变过。奥斯卡的推荐权,不在我手上。你拿了剧本,说这个能得奖,等你拍出来,第二年了,你怎么肯定广电总局就推荐你?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拍完了觉得不错,然后运气很好,你被推荐了,然后你运气更好,九进五,你进了名单,运气再好,你才能拿,你这是要连中三元啊。”

  巩俐:角色有黄蜀芹的影子

  巩俐在戏中的表演获得一致性的好评,对此,巩俐直言自己确实已经用尽全身能量,她说,以后如果再演此类角色,自己不可能演得再好了。怎么摆脱巩俐的感觉?

  巩俐透露,为了准备这个角色,专门去看了著名导演黄蜀芹,“我觉得我这个角色有她的影子。”巩俐表示,黄蜀芹对于她的表演很满意,连她的儿子也觉得“冯婉瑜”有母亲的影子:“黄老师的样子和生活已经很简单。我问她是不是很闷,你的家人也不会来看你。她说,很好啊,生活很简单,也不用说很多话,我也不愿意那么多人来看我。我不愿意见那么多人,因为我可能忘记他们的名字。然后我就拿画魂的书给她,问她你还记得么?她笑着说,啊啊啊,其实她不记得了。所有她不记得的,她不好意思说她忘记了,但她可以用表情来表示,作为平常人,其实你会被触动的。”

  巩俐坦言,“冯婉瑜”一角让她非常感动,演她的时候一直想哭:“这么一个女人去等待这么一个人。在我表演的第二个阶段,我一直在微笑。当她一直在微笑,你就一直在心酸。我进入了她的世界。她的世界唯一的事件就是等待。她的世界已经很窄了。”

  巩俐透露,原本戏里的最后一句台词是她问陆焉识,“还能接到吗?陆焉识说:能,能接到。我说:太远了……后来因为觉得这句台词实在太惨,所以在最后关头拿掉了。”谈起与张艺谋是否会再合作,巩俐表示要看有没有合适的剧本:“我很挑剧本,我是个产量很低的演员。我在意的是在银幕上给大家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幻想曲》映后争议大

  导演王超:

  并非冲欧洲影展路子而拍

  外媒喜欢 中国媒体失望

  王超:

  心情上没什么变化女主角菅韧姿:

  由王超执导的《幻想曲》21日在戛纳首映后也引起关注,映后,本报记者专访了影片导演王超与女主角菅韧姿。据悉,《幻想曲》将于6月20日在国内上映。

  外媒喜欢

  中国媒体失望

  “妓女”、“绝症”、“下岗工人”这些以往作品中典型的“王超标签”,在《幻想曲》里依然存在,描写依然是观众最为熟悉的传统文艺片的调子,灰暗的天空、压抑的人性、性爱场面等元素,在片里一个不少,这样的手法是否已经太过老套?引起媒体争议。而事实证明,外媒对于影片确实相当买单,在映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两位法国观众滔滔不绝地描述着自己对于这部影片的看法:“影片让我看到了中国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但对于不少中国媒体来说,导演有意关注社会底层的诚意令人敬佩,但松散的故事结构、甚至出现不少逻辑方面的瑕疵。

  王超:

  心情上没什么变化

  2006年,王超曾凭借《江城夏日》获得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时隔八年重返戛纳,王超坦言“心情上没什么变化”,他说这里依然充满着各种爱电影的人,感觉非常好。据透露,《幻想曲》的剧本其实12年前就有了。

  对于“冲着欧洲影展的路子而拍”的说法,王超并不认同:“电影就是电影,没什么奔着欧洲的电影节去。十几年前的剧本现在还能拍,时代要求我要拍,我就拍了。”王超强调,自己的影片最终还是希望带给观众正能量:“结尾那场戏我依然注入了希望的东西。希望超越绝望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我想传达的就是现实也许令人失望,但精神不能死!”

  接下来王超将执导一部超过3000万投资的电影《寻找罗麦》,由偶像明星韩庚担任男主角。影片昨日公布首款国际版海报。对于是否有意从文艺片向商业制作转型?王超解释:“原来我一直在坚持现实主义,但有时也该把自己的生活拍一拍,我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但做的都是一个小知识分子对中国的观察。”

  女主角菅韧姿:

  把章子怡作为目标

  戏里菅韧姿扮演一个叛逆的女孩,她表示私下自己是个乖学生,“但我骨子里很倔强,想坚持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从小我就想当明星,但是坚持下去不容易。我妈妈以前在电影院工作,我从小就跟着她在电影院看电影,后来我还学书法学舞蹈,初中的时候才开始学表演”。作为中戏的学生,师姐巩俐和章子怡这次都来了戛纳,菅韧姿表示:“我从小就喜欢巩俐、章子怡,后来考中戏是因为章子怡。当年我知道章子怡的时候很羡慕,又是谋女郎,又是国际范。我初中才知道有中戏北电,后来我知道章子怡毕业于中戏,于是我就决定我要去中戏。”

  而问到有哪个导演是特别希望合作的?她表示是张艺谋导演,“当时我还去试了《山楂树之恋》和《归来》,《归来》试戏的时候我特意捡起了多年没练的芭蕾舞,试戏那天还觉得自己表现不错,后来也选到了中戏最后的四个女孩之一,但最终还是擦肩而过。”  本报特派戛纳记者 黄岸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