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形势下开展广东省归侨侨眷工作的探讨

2012年05月28日 11:15 来源:侨务工作研究 参与互动(0)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归侨侨眷工作,1949年通过的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尽力保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益”。“文革”结束后,我党(中国共产党,下同)更加明确提出了“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政策原则,有力地推动了归侨侨眷工作的开展,凝聚了侨心。近年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国务院侨办和广东省进一步加大归侨侨眷工作力度,妥善地解决了一系列涉侨民生问题,凝聚了侨心,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笔者认为,归侨侨眷工作是国内侨务工作的基础,做好这项工作任重道远,全社会应从大局出发,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站在战略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和积极开展这项工作。

  一、归侨侨眷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形势紧迫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海外科学家、青年学生和爱国人士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广东涌现了一大批归侨侨眷人才,如中国现代眼科学奠基人之一的美国归侨陈耀真、归侨作家秦牧、有“华南一把刀”美誉的德国归侨邝公道、为祖国赢得“乒乓大国”荣誉的侨眷容国团、“抗非英雄”留学归国人员钟南山、当前国家肾病学科的领军人物留学归国人员郑丹丹等,他们都在不同的战线上,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专门到侨镇调研时强调:“广东是侨务大省,华侨农(林)场改革解困发展的好坏事关国家形象、广东形象,必须抓紧抓好,让归难侨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他还指出,解决好华侨农场和归难侨的问题,既会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和广泛的国际影响,也会产生巨大的物质财富,还会创造宝贵的社会财富。因此,做好归侨侨眷工作,利用他们的优势,发挥好他们建设祖国的热情意义重大。

  广东归侨难侨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大约有18万人,占全国过半数,总体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特别是散居农村的归侨,生活大多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所以广东省归侨工作的任务很繁重。广东归难侨主要有三块:华侨农场一块、农垦农场一块、散居城乡的一块。前几年,在中央的支持下,广东省政府采取措施,侨务部门积极努力,集中精力解决华侨农场问题,取得了成绩,但目前的任务还是特别重,如要解决改制后的一些遗留问题,要推动归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发展等。农垦农场的归难侨在广东省农垦总局的关心和支持下,生活、生产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还需要政府加大救助和扶持。散居城镇困难归侨的境况堪忧,是当前非常需要政府提供帮助的困难群体,情况差的家徒四壁,有的甚至居无其屋。有的地方由于救助任务较重,往往无暇顾及对散居贫困归侨的救助。有的地方存在误解,认为归侨有海外关系,有海外亲友的资助,无需政府扶持。其实,社会关系不广、生产技能不高、竞争意识不强、职业层次较低、经济水平较差,是大多数归侨的实际,因此他们往往受到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所以说,贫困归侨人数多,救助需求大,是当前广东省的一个普遍问题。

  二、要认清形势,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归侨侨眷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做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工作,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也提出,“切实解决归难侨的生产和生活困难,依法保护华侨华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做好归侨侨眷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性工作。归侨侨眷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是当前我国及广东省的一个重要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中心工作的一件大事。广东省的领导曾提出,“各级政府要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高度,重视侨务工作,切实解决归侨侨眷的生活困难,妥善解决好他们就业难、创业发展难、行路难、子女读书难等问题”。因此,侨务部门开展归侨工作不是为了部门的利益,而是为了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侨务干部必须有这样一种思想观念和战略认识。

  三、做好归侨侨眷工作的根本在于贯彻落实侨法,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对扶持、救助归侨侨眷和维护归侨侨眷的社会保障权益作了明确规定。《广东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第十一条更是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扶持贫困归侨、侨眷的生活和生产发展。”“对失业归侨再就业应当给予扶持和帮助,原所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优先安排归侨就业;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训练和职业介绍机构应当优先培训、推荐失业归侨就业。”“对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归侨、侨眷,可以向户籍所在地居民(村民)委员会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归侨、侨眷属农村‘五保’供养的,应当优先安排入住福利院或者敬老院。”这些条款对扶持归侨的责任主体、扶持救助的对象和内容等都做了具体规定,所以说,侨法是我们开展归侨工作的有力武器。因此,要做好归侨侨眷工作,首先就要认真领会学习侨法,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侨务部门开展扶持救助归侨侨眷工作,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要明确这是侨法的规定,是侨法对各级政府的要求,侨务部门开展这项工作是在推动政府有关部门贯彻执行侨法、依法行政,这同时也是侨务部门职责所在。近几年,为做好归侨侨眷工作,广东省侨办经多次与有关部门协商,出台了《关于做好困难归侨扶贫救助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在国内就业的华侨参加社会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措施,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等,就是贯彻侨法的成果。

  四、做好归侨侨眷工作的核心在于调动各方力量,利用好多种渠道和方式

  开展归侨工作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要加强研究,从决策、执行、组织等多个层面来系统地解决问题。首先,要加强对归侨侨眷的研究。目前鲜有对归侨侨眷群体的生存和经济状况、社会适应、精神心理、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的文章,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了解研究清楚了归侨侨眷的情况,才能找到开展归侨工作的思路和切入点,才能看清形势、解决问题、打开局面,同时为政府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其次,要积极参与决策和政策制定。由于关于社会救助扶贫的很多民生政策都出自民政、社保、扶贫等部门,如果侨务部门不提前就这些政策的制定提出意见建议,等到政策出台了,涉及侨益的问题出现了,侨务部门才去进行协调,就会滞后。第三,要重视协助执行落实涉侨民生政策。很多很好的政策诸如低保、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本来给开展归侨工作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但由于这些政策的执行在其他部门,如果侨务部门不及时协助执行,不从维护归侨侨眷公民权利的角度去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由于各种原因,好的优惠政策流到归侨这里就可能“断流”了。第四,要加强组织引导。有的侨务部门在组织归侨开展自救、以侨济侨,及引导归侨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工作力度不大,其实在这方面侨务部门有优势,而且前景广阔。如广东省侨办组织成立“广东省侨心慈善基金会”,利用侨捐资金大力开展扶侨、助侨活动就非常成功。因此一定要用系统的工作方法,加强沟通、统筹、协调,调动多方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做好归侨工作。

  五、做好归侨侨眷工作贵在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目前,侨务部门的人数普遍不多,如果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创新,就容易被一些老问题捆住手脚,容易陷入被动,打不开工作局面。首先,归侨侨眷工作内容要创新。目前广东正实施“海外人才为南粤服务计划”,大力开展引进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工作,如何服务好已归国华侨开展工作,如何做好早年归国的专业人士工作,需要创新工作内容。深圳近年成立了归侨企业家联合会,通过成立归侨行业性组织来开展工作,态势很好。广东省侨办与市、区侨务部门联动,联合侨区、镇组织归侨侨眷青少年夏令营得到了侨界的高度评价。其次,开展工作的形式要创新。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谈到解决华侨农(林)场问题时强调:“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寻找出路,重新创业,再造辉煌。”以前侨务部门比较重视制定、执行本部门的法规政策,而对综合利用社会政策,直接面对归侨解决问题的工作形式不太熟悉。近年来广东有的地方把对贫困归侨救济款的发放,由“输血”转变为“造血”,从“填肚子”改变为“治根子”,以贷款的方式把救济款集中用于有发展意愿和条件的困难归侨,集中用于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这样解决的就不会是单个归侨的问题,而是归侨群体的问题,不是暂时地改善了生活,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状况。由于贷款收回来后可以救助更多的贫困归侨,因此这种工作方式的创新,就充分发挥了救济款的社会效益。

  通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开拓,广东归侨侨眷工作已积聚了许多新的积极的因素和力量,侨务工作的基础在国内,基础的核心是维护侨益。只要我们能利用好目前难得的大好机遇和形势,加大贯彻落实侨法力度,认真分析研究解决归侨问题,乘势而上,就可以为侨务工作的发展打下牢靠根基,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朱江 张康庄。分别系广东省侨办国内处处长,广东省华侨博物馆副馆长)

【编辑:杨凯淇】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