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南籍欧洲侨领陈敏琪:难以割舍的故乡情

2012年10月15日 15:16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海南籍欧洲侨领陈敏琪:难以割舍的故乡情
陈敏琪近照(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摄)

  10月8日,欧洲华人华侨妇女联合总会(简称“欧华会”)在海口召开第七届会员大会,会议主持人、“欧华会”会长陈敏琪是海南文昌籍欧洲侨领。100多个分布在欧洲20多个国家的妇女侨商和女企业家们被她带到海南来,鼓励她们购物和投资,并密切关注海南旅游事业的发展。

  “欧华会”2005年3月在葡萄牙成立,由欧洲各国华侨华人妇女社团组成,目前团体会员约300人,遍及德、法、英、意等26个国家,是欧洲华侨华人妇女界最具权威和凝聚力的组织。“欧华会”历年周年大会都在不同的欧洲国家召开,在陈敏琪的建议下,“欧华会”周年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落户海南。

  “14年前,父亲第一次带我回海南祭祖时,我们就住在这里。所以现在,我每次回来都住这里,好像回到家里一样。”

  10月13日上午,记者在海口寰岛泰得酒店见到她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袭修身黑色风衣,时尚而新潮的装扮,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干净白皙的脸庞,佩戴一副黑色金属细边框眼镜,显得优雅而文质彬彬。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在经历过艰辛而颠沛流离的人生后,不仅活得多姿多彩,而且赢得了无数华人华侨的尊重,成为欧洲华人妇女界的杰出代表,她的名字叫———陈敏琪。

  少年颠沛 尝尽人间百味

  陈敏琪,出生于海南文昌,自幼随父母离开海南,后因母亲不愿随父去台湾而留在了香港,不久又被母亲抱回南京抚养。特殊的年代里,父母从此两地相隔。

  尚是襁褓中的婴儿,便离开了出生的土地,这是她不同寻常颠沛流离人生的开始。

  不久,母亲被分配到湖南长沙教书,小敏琪便跟着去了长沙。“母亲的性格和善良的本性给了我很大的影响。”陈敏琪说,虽然她是母亲唯一的女儿,但当时她的家中却有很多“兄弟姐妹”,都是母亲收养的孩子。

  由于母亲忙于工作和照顾其他孩子,少年时代的敏琪就懂得了分享,并学会了独立和坚强。12岁那年,父亲通过香港的家亲,辗转找他们母女,希望女儿回到自己身边,于是,她只身一人提着箱子远赴香港。不料,到香港时,她得知父亲在台湾已成立新家,思量再三,小敏琪决定独自留在香港念书,父亲则为她在香港买了房子,又雇了几个印尼华人佣人。

  读书期间,聪慧的小敏琪萌生了当医生的念头。于是中学毕业时,她违背父亲的意愿,离家出走,报考了两所医学院:伦敦医学院和爱尔兰皇家医学院。

  首先接到爱尔兰的录取通知书,所以,她先到了爱尔兰。大约十个月后,因为接到伦敦大学从香港转来的录取通知书,她改变主意去了伦敦。但在这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她认识了丹尼斯,这位对她一见倾心的追求者,虽遭婉拒,却锲而不舍,为她8年后定居爱尔兰埋下了伏笔。

  1976年,陈敏琪从伦敦大学毕业,回到了香港,生活渐渐安定。不料,突然有一天,她接到丹尼斯的电话,对方已赶到香港启德机场并再次求婚,这一次,她被感动了。1979年10月,甜蜜的婚礼在爱尔兰举行,她也从此开始了异国定居的生活。

  1982年,儿子一岁,为照顾家庭,刚拿到妇产科开刀资格执照的陈敏琪从医院退出,独自开了一家私人诊所,当起了全科医生。为打开局面,她又不惜借款回到中国,参加了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国际医疗班,花了半年时间学会了针灸。

  中西医结合的技术在爱尔兰大受欢迎,渐渐地,陈敏琪认识了更多人,也发现了不少爱尔兰华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孤独和困境,于是,在儿子慢慢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她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思考她自己想做的事情:为华人华侨做些什么,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大爱无私 热心公益事业

  “不到西方走走,不知道什么叫爱国;不到祖国来看看,不知道什么叫为祖国而骄傲。”这是陈敏琪的“名言”。

  上世纪80年代,陈敏琪在爱尔兰组织创建了“爱—中文化协会”,她一方面是想向爱尔兰人民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则为了给当地华人华侨提供教育培训和交流互助的平台。平时,除了工作和照顾家庭,她挤出了很多时间,教会了不懂英语的华侨讲英语,帮助权益受损的华侨维权,还为孤独的年轻华人父母开设“亲子文化学习班”等。每逢周一和周三的下午,她会暂时停止医生的工作,认真倾听当地华侨的倾诉,并尽其所能地帮他们排忧解难。

  1998年,陈敏琪随爱尔兰总理的访问团回到中国,并带来大河之舞演出团(爱尔兰国家歌舞团前身)在中国北京、长沙、香港等地演出,“震撼的踢踏舞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2年,陈敏琪又在爱尔兰成立了“华人中心”,向有需求的华人提供免费的咨询和服务,活动经费方面,她争取到了爱尔兰政府的赞助和支持。曾经,有两名爱尔兰国会议员联名推荐陈敏琪出任政府要职,但她婉拒了。“全职为政府工作意味着将要舍弃家庭和服务于华人的事业,并且从此出国将受到限制,而这些,都是我放不下的。”

  之后,她频繁地回到中国,积极为中外文化、政治交流牵线搭桥,并多次捐资助学和参加救灾救难的公益性活动。2005年,她被湖南长沙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并当选为欧洲华人妇女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她获得爱尔兰政府无名英雄奖;2007年,她开始担任爱尔兰政府移民社会融合部顾问,并带领爱尔兰政府和民间机构代表团多次访华;2008年,她当选欧洲上海总会副会长;2009年,被任命为上海世博会爱尔兰馆副馆长;今年4月,她当选为欧洲华人华侨妇女联合总会会长。

  这些年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是她认定有意义的事情,她就会毫不犹豫坚持下去。

  2009年,为挽救一位中国留学生病重垂危的生命,她几乎向爱尔兰国家医院的医生们下跪,并动用自己所有关系,联系上一家瑞典医疗机构,最终在爱尔兰和瑞典两国的协助下,昏迷已整整7天的中国学生奇迹复苏。这位被挽救的学生原是湖南人。去年4月,陈敏琪回长沙探望母亲的坟墓,不料这位学生的家人们闻讯赶到,齐齐跪在她的面前……那一幕,至今回想起来仍让她感动落泪。

   故土情深 关注海南发展

  如今已60有余的陈敏琪有着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在辗转过那么多的城市和地区之后,陈敏琪始终觉得,她的“根”还在海南。

  “虽然在这里生活的时间不多,但父亲临终前跟我说,一定要回海南看看,要支持海南的发展。”1994年12月,那是陈敏琪的父亲第一次带她回文昌祭祖,没想到刚走进村口,便看到村民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还燃起鞭炮热烈欢迎她,“有几个小孩子还好奇地爬上树观看”,“而90多岁的父亲走几步就磕一个头,一直从村口磕到了祖母的坟前”,那一幕,让她终身难忘。

  在陈敏琪的眼中,海南人民是善良、淳朴而亲切的。所以,她不容许任何说海南的不是。曾经,有朋友在她面前提起三亚旅游欺客宰客的事情,她为此大发雷霆,她“教育”国外的朋友不要拿着放大镜去看待中国的问题,她还告诉海外华人华侨海南这些年经历的变化,鼓励他们多来海南考察、度假和旅游。

  “相对来说,海南旅游环境的硬件设施和条件都是一流的,但是软件服务还有欠缺。”陈敏琪说,她计划将爱尔兰比较先进的旅游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引进到海南来。利用几次回海南的机会,她已与海南大学和海南省旅游协会初步签订了合作协议,她个人还希望在海南建一所中西医结合的疗养基地,因为“这里的水纯净,这里的空气清新,这里到处是蓝天碧树,有无比优越的自然环境”。

  聊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规划的事业蓝图,陈敏琪显现出坚定而执着的个性,同时散发着睿智、优雅的女性魅力和特质,她内心深处那份对祖国故土的赤诚热爱之心更是让人感动。她说,她从没有想过退休的问题,她愿意为祖国、为华人华侨努力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陈敏琪唯一的儿子今年32岁,他有着爱尔兰血统的外国人面孔,但他和母亲一样,热爱中国,他曾30多次来到中国,并和母亲一起到过文昌祭拜曾祖母。陈敏琪说,她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两件事情,一是培养了懂事且善良的儿子,另外一件,就是毕生有机会为华人华侨事业奉献自己。

【编辑:王盼盼】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