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张善子《醒狮》图:曾唤起华侨筹款抗日热情

2013年03月25日 15:21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0)

  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下称“华博馆”)收藏并展出了一幅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极高的《醒狮》图,其作者为著名画家张善子。这幅图是怎么收集来的,它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华侨社团捐献珍藏 《醒狮》图回归祖(籍)国

  2006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广东省)江门市政府组织华侨文物考察团赴美国、加拿大,为筹建中的“华博”征集华侨文物。当年11月8日,考察团一行到达美国费城开展征集华侨文物工作,当地华侨社团及江门五邑海外乡亲反响热烈,纷纷把珍藏捐献出来,其中,费城协胜公会捐赠了张善子所作的《醒狮》图以支持江门建设“华博馆”。

  在捐赠仪式上,费城协胜公会总理陈姿女士致词表示:受美洲协胜公会元老团主席伍焕鹏先生的委托,决定将本会珍藏的《醒狮》图转赠给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让张善子大师的名画回归祖(籍)国,使中国大陆各界民众得以观赏、品味张善子大师的名画,以便中国美术界更好地开展张善子大师名画研究,愿张善子大师与华侨齐心协力、团结抗日的精神发扬光大。就这样,《醒狮》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虎痴”张善子 把画笔当武器

  张善子(1882—1940)是我国(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画虎大师,名泽、字善之,号虎痴,四川内江人,赢得“世界绘画大师”称号的张大千就是其八弟,张善子为张大千的二哥。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四川省咨议局议员、辛亥革命期间曾任蜀军第二师第二旅少将旅长。后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被通缉而再次逃亡日本。1919年返川,1924年调北京,历任总统府咨议、财政部佥事、国务院咨议、直鲁豫巡阅使署顾问等职,后因痛恨官场腐败,辞官到上海,与张大千一起潜心于画艺。“七七事变”后,大片国土沦陷,张善子满腔悲愤,他说:“今日第一事为救国家于危亡”,“恨吾非勇士,不能执干戈于疆场,今将以吾画笔写出吾之忠愤,来激荡志士,为海内艺苑同人倡”。他把画笔当武器,把泼墨视为战斗,用画笔敲响侵略者的丧钟,以画唤醒中华儿女奋起御侮,激励炎黄子孙誓死抗战。

  张善子善画山水、花卉、走兽,尤精画虎。为画好虎,他曾在苏州网师园内豢虎以供写生,其画笔下之虎形态各异,作品精妙沉雄,尤著神韵。张善子希望全中国一致抗日救国,于1937年在武汉宜昌耗数月心血创作了巨幅国画《怒吼吧,中国》,在两丈长、一丈二尺宽的白布上画上28只猛虎追逐一线落日,并题诗曰:“雄风大王,一致怒吼,威撼河山,势吞小丑。”张善子解释说:画面上28只虎象征当时中国的28个省,落日代表日本侵略者,寓意中国28个省合力抗日。这幅画是在日本飞机的炸弹声中完成的,作画时,空袭警报多次响起,他不肯进防空洞,有时身边的房子被炸得砖瓦横飞,他依然埋头作画。

  兄弟俩出国办画展 募集捐款支持抗战

  1938年底,在周恩来、林森等襄助下,张善子与其八弟张大千带着180多幅画出国举办画展,宣传抗战,争取国际支持,募集捐款,先后在河内、巴黎、纽约、芝加哥、费城、旧金山、波士顿等地展出及筹款。法国总统亲临参观,美国总统罗斯福多次邀请他到白宫作客。所到之处,反应热烈,尤其是华侨华人,积极参加张善子的筹款活动,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赠,几年共募得捐赠及门票收入逾百万美元,其中,他现场作画义卖就有十多万美元。他把全部所得寄回祖国,支援抗战。

   即兴画《醒狮》图 赠费城协胜公会

  1939年底,张善子在费城募集捐款,广大华侨华人热情高涨,华侨社团也予以大力支持,发动和组织会员积极捐献,其中,费城协胜公会、费城鹤山公所筹款成绩最佳,张善子非常高兴,为鼓励和感谢他们在筹款抗日中所作出的贡献,便拿来两块白布即兴画了《醒狮》图和《虎》图,分别赠给费城协胜公会、费城鹤山公所。近70年来,两华侨社团始终把张善子馈赠的画高悬在各自会所大厅,并视为珍宝保存。

  《醒狮》图左上方题字:“醒狮一吼四方风从,大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五日,为费城协胜公会写,虎痴张善子”,落款处有两方钤印:“张善子”印为竖长形,“虎痴”印为方形。右下方椭圆形印章为“大风堂”,系张氏兄弟画室之名。画中的三方印都不是现成印章盖上去的,而是张善子在作画时写上去的。画好后的《醒狮》图未作任何装裱和裁剪就由费城协胜公会用镜框装起悬挂。画中的狮子怒目张牙,气势逼人,如闻狂吼,天摇地动,栩栩如生,以激励华侨华人的抗日斗志。 (李镜尧)

【编辑:王盼盼】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