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侨批”申遗最后冲刺:不可磨灭的历史符号

2013年05月22日 14:54 来源:汕头日报 参与互动(0)

  预计本月底在韩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咨询委员会评审会议,将最终决定“侨批档案”能否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如果入选成功,“侨批档案”将成为我(广东)省首个世界记忆遗产项目。

  历时6年的“侨批档案”申遗工程终于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近日,记者走访了市档案局和潮汕侨批档案馆,了解以“潮汕侨批”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广东侨批档案”申遗的前前后后。

  不可磨灭的历史符号

  文献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记忆”完整和系统性的见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献遗产。其中之一,便是以“银信合封”为基本特征的“侨批”。“侨批”俗称“番批”、“银信”,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给家乡眷属的、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

  据潮汕侨批档案馆馆长林庆熙介绍,侨批最早出现于清乾隆年间,大量产生于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直到1979年侨批业务归口中国银行统一管理,侨批退出了历史舞台,前后历时近150年。广东侨批档案主要由潮汕侨批、五邑银信、梅州侨批三部分组成,现存约有15万件。其中,潮汕侨批数量最多,目前我市潮汕侨批档案馆保存的侨批就有超过12万件之多。

  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一封封来自世界各地的“潮汕侨批”不仅成为漂洋过海的潮汕侨胞与家乡亲人用以维系亲情的主要媒介,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潮汕地区的繁荣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每一封侨批上,都能够看到在外华侨的拳拳赤子之心和斑斑创业血泪。这些不可磨灭的历史符号,为我们生动地还原了一部潮汕华侨奋斗史。

  申遗工程历时6年

  作为珍贵的民间文献遗存,侨批不仅真实记录了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国际移民向亚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迁移历程,还记录了外来文化在中国华南乡村的碰撞和融合,同时也反映了侨居国的历史文化变迁,在近代国际移民文献中具有突出的世界意义和遗产价值。2007年,省人大代表向省人大提出潮汕侨批申报档案文献遗产建议案后,引起了省档案局的高度重视。

  从那一年开始,“广东侨批档案”申遗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侨批档案集中地汕头、江门、梅州市政府先后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侨批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档案局成立专门机构、抽调人员投入到申遗工作中。省财政、地方财政拨出专款进一步抢救侨批档案……经过近3年的各方努力,“广东侨批档案”在2010年2月22日列入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2012年5月,在泰国曼谷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5次全体大会上,由广东、福建两省联袂申报的“侨批档案”经专家投票推荐,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是广东获得的首个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项目,也是“侨批档案”申遗工作取得的第二步重大进展。随后,广东、福建两省档案局又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争取在今年向世界记忆名录项目发起冲刺。

  汕头市承担大量申报工作

  而早在2000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便开始着手潮汕侨批的收集、整理、展出和研究出版等工作。2004年4月建成国内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侨批文物馆,展出了“潮汕侨批文化展览”和相关文物。2009年2月全国首家侨批档案馆——潮汕侨批档案馆成立,“侨批档案”被正式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在收集、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从市档案局了解到,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侨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开发等工作,市领导多次作出过重要批示。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工程领导小组,积极开展“侨批档案”申遗工作。市档案局、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潮汕侨批档案馆在省档案馆的指导下,承担了大量的申报工作。

  到潮汕侨批档案馆采访时,林庆熙馆长正为档案馆搬迁扩容、重新布展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他告诉记者,在“侨批档案”申遗的最后冲刺阶段,档案馆一方面继续深入开展侨批文化研究,一方面继续向民间征集侨批。近一年来,新增馆藏侨批近2000封,其中有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越南批、老挝批,还有极少见的来回成对的柬埔寨批,填补了多个馆藏空白。

  一封封泛黄的侨批档案记录了海外侨胞的奋斗史,见证了侨乡社会的历史变迁,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不仅是属于侨乡群体的记忆,更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记忆。侨批申遗成功与否,答案即将揭晓。(李扬)

【编辑:王盼盼】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