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赴基层慰问老归侨

2013年11月01日 10:02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昨日(10月31日),广州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以下简称“联谊会”)的12名成员,奔赴莞城、高埗、石龙、茶山等镇街,开始了他们慰问归国老华侨的行动,“新海归”带着自己编织的围巾等礼物去看望“老海归”。

  下南洋一去50年

  冯斗英今年86岁了,她18岁时去新加坡做家政、清洁,一直做了50多年。2000年返乡后,她就一直寄住在侄子家。在侄子一家的照料下,她生活得算是比较舒心,但是大半生的新加坡生活她怎么也不能忘怀。

  “我现在年龄大了,不能到处走动,只是希望能有人陪我多说说话。”冯斗英女士说,现在有侄儿的帮助和政府的补助,她生活基本保证已经没有问题,但没有什么朋友,希望平时能有人多陪她聊聊天。

  而高埗镇84岁的叶葵兴老人当年也是“下南洋”去了新加坡,一去也是50多年。“我那时候每个月可以挣到500元到1200元钱,全都寄给家里补贴家用。”

  而现在,她一个人生活在一间狭窄的房屋内,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叶葵兴老人说,回国后,几个一起在新加坡打过工的姐妹联系比较多,但现在年龄越来越大,大家见面也越来越少。

  “新海归”看望“老海归”

  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目前有会员1000多人,成员都是在东莞生活、工作的海归。最近联谊会的成员们自发组织去看望生活困难的归国老华侨。

  林巧莹是东莞市翰林学校的一名英语老师,她带来了她和其他成员亲手编织的围巾、帽子、慰问金等礼物,送给了冯斗英老人。“希望这些归国老华侨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爱心,安度晚年。”

  “她们打工养活家人,但是自己的生活却耽误了,她们为了家人做出了巨大牺牲。”林巧莹说,她本来不会编织围巾,但是为了能参加这个活动,联谊会专门请人教他们如何编织围巾。“虽然织得不是很好,但是我真的很想为他们做些事。”

  据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市侨联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的相关负责人方艳清介绍,他们这个活动将持续进行。“我们将继续发动联谊会的其他成员参加,争取把东莞的困难老华侨都看望一下,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新时代海归的爱心。”

  据高埗镇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黎寒来介绍,这些老人2011年取得了中国国籍,同年也获得了市民待遇,参照东莞市低保对象补助标准进行困难补助。同时,东莞市政府开始每个季度向这些返乡的老人发放1400元的困难补助。2013年7月纳入市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据东莞侨联统计,东莞目前有约40位这样的老人,年龄普遍都在80岁以上,主要分布居住在常平、寮步、高埗、横沥、东坑、大朗、石龙、石排、茶山和望牛墩等14个镇街。目前,人数最集中的是常平镇,约有10余名,最少的镇街则只有1~2名。

  据了解,返乡的老人们有的跟叔侄亲属一起居住,有的则是几个人合住在一起,还有的老人因亲戚家境不好或亲人都已去世,一人独居在家。迄今,进入敬老院养老的这类老人不超过一成。(关旭东)

【编辑:邹春光】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