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60亿节能汽车补贴:政策“救市”第一枪?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5月25日 10:1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这是购置税优惠等政策自2010年底集体退场以来,国家再次对汽车业推出的补贴刺激政策。有分析认为,在宏观经济和汽车业增长均放缓的情况下,为扩大内需,后续可能还会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新政策。

  “领跑者”制度力促转型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扩大节能产品消费既能稳定增长、扩大内需,又能促进调整结构、节能减排。要推进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生产装置升级改造。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对达到“领跑者”能效指标的超高效产品设立较高补贴标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乘联会分析师崔东树对此甚为认同,“我感觉这是对节能车补贴政策的财政保障措施,通过推动节能减排产品的销售,既促进普通百姓群体的消费,又达到鼓励企业产品技术进步的效果,是对车市的直接利好。”

  按照节能汽车每辆补贴3000元的标准,60亿元将能补贴200万辆节能汽车。这一补贴力度相对此前明显缩水。2010年6月,国家三部委推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节能汽车推广安排专项补贴资金120亿元。此后,相关部门共发布6批420款进入目录车型,到2011年10月政策到期为止,共补贴了357万辆汽车,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补贴资金107亿元。

  从去年10月开始实施的节能汽车补贴新标准,把入围门槛大幅提高了10%,百公里油耗必须降低到6.3L,这使得入围车型从之前的420款缩小到49款,仅占原补贴车型总数的11.5%,并且主要集中在大众等国际品牌。有数据显示,今年1-4月获得补贴的汽车累计销量约62万辆,共补贴了18.6亿元。因此,原有补贴资金已经用完,此次追加的60亿元就是为继续实施节能汽车补贴政策。

  崔东树认为,针对车市的促进政策远比其他政策效果好。首先是今年车市增长低迷,而1升以下车型表现尤其较差。因此节能车补贴的定额方式对微型车的补贴力度相对最大,有利于改善微型轿车严重负增长的车市结构性危机。改善车市的入门级消费也能提振消费信心,同时促进厂家协力强化补贴效果,政府和企业拧成一股绳促进节能车销售,消费者感受的政策效果是会放大的。

  汽车业将重演“政策市”?

  更重要的问题是,此次60亿元的补贴,是否是政策救市的先声?

  今年1-4月汽车产销643.19万辆和641.75万辆,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0.47%,销量比上年同期仍下降1.3%。汽车业是拉动内需的大户,而在经济“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的放缓,使得扩内需成为稳增长的首要任务。国家政策层面也多次发出要扩大内需的信息。要扩大内需,重振车市增速,也将首当其冲。

  “60亿元补贴小排量节能汽车的规划,这被认为是政府针对当前低迷车市的一次救援行动,尽管这次救援市场的效果有待观察,但这次小规模的救市可能成为后面大规模救市措施的开始。”汽车分析师张志勇指出,从消费的角度看,中国房地产业与汽车产业是目前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不过由于房地产仍然泡沫未除,经济增长靠它拉动难以有大的希望。反而是汽车产业,由于汽车市场仍然具有很大消费空间,因此像2009年那样出台相关的刺激政策保证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倒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健宏观经济增长态势。

  但张志勇认为,目前汽车业自己的问题是一直处于畸形消费状态,外资品牌比例过大,大排量汽车产品比例过大,豪车比例过大。“因此,如何能够既保持汽车产业的正常增长,又能够保证抑制不成熟的消费理念,特别是能够达到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将是汽车产业发展刺激政策的最优选择。”

  简单的刺激消费政策,显然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在从2009年到2010年的“政策市”中,车市新车销售规模疯狂增长近一倍。最终政策退场,带来市场剧烈的波动。

  张志勇认为,在通过补贴政策做“加法”的同时,当前政策对汽车业更应做“减法”——对节能小排量汽车实施减税政策。“真正需要明确的就是对于小排量汽车实施减税,甚至免征税收;而对于大排量、豪华汽车则实施高额税率严格限制。针对排量进行税率的调整,不仅不会产生整个财政收入减少的问题,甚至还会提高整个的财政收入。这样,政府不用拿出一分钱,就能够起到刺激鼓励小排量汽车市场的作用。”

  南方日报记者 陈志杰

【编辑:陈鑫】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