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汽车装腔指南:标志有马的车您知多少?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1月28日 10:23 来源:汽车点评网 参与互动(0)

  我们之前已出过一期《汽车装腔指南》,何谓“汽车装腔指南”?说白了就是“汽车装逼指南”,本质上说就是教您如何快速成为“汽车专家”。即使您不了解汽车,也不担心在朋友面前聊车时被冷场,因为我们会为您支招——招数写在如同《九阴真经》般的“汽车装腔指南”。

  那么今年这期我们将有什么招数呢,由于马年将至,我们就来谈谈LOGO是马的汽车吧。这时您也许会不屑一笑道“有马的车不只有法拉利吗?”,且慢,本文共提到6个品牌,你如果在不看下文便能一一答对,那么恭喜您已修炼成真正的汽车专家,请无视本文。如果不是,咱还是“装”一下汽车专家吧。一、二、三开始咯!

汽车装腔指南:标志有马的车您知多少?

  ◆法拉利与保时捷的马竟然是同一匹!

  提到LOGO上有马的车,人们第一反应是法拉利,例如SCC北京超跑俱乐部的创始人可乐,就常把自己的F430座驾称作“小红马”。此外,保时捷是第二个让人联想起马的车,因为其LOGO是一堆鹿角和旗帜包围着一匹马。它俩的共同点就是运动车出身,并且现在互为平起平坐的对手。

汽车装腔指南:LOGO为“马”的车知多少? 汽车装腔指南:LOGO为“马”的车知多少?
法拉利(左)和保时捷(右)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法拉利和保时捷都用马做LOGO?于是乎,您也许会百度一些关于他们的故事,但几乎都是同一种解释:法拉利的马是一战期间一架意大利战斗机的图案,结果恩佐法拉利就拿它做自己公司的LOGO;而保时捷的马则是斯图加特市(保时捷诞生地)的市徽。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两匹马是不同的。果真如此吗?看了下文你会很惊讶。

  以下是来自海外一个法拉利车主论坛的解释,该版本也是广为流传和认可的:

  法拉利的商标是盾形,中央是一匹直立的跃马,马下方踩着“S F”两个字母(“Scuderia Ferrari”的缩写),整个LOGO背景色是黄色的。据说在一战期间,意大利有一位空军名叫Francesco Baracca(下文译作巴拉卡)的将士,他骁勇无比,曾击落多架敌机,获得34次胜利。

汽车装腔指南:LOGO为“马”的车知多少?


注意巴拉卡的飞机侧面,有一匹自己喷上去的马

  有一天他击落一家德军敌机后,发现该飞机印着一匹跃马,因为飞行员是德国斯图加特人,他就把该市市徽印到自己的飞机上。后来巴拉卡觉得这个LOGO不错,也将它喷到自己的飞机上。

汽车装腔指南:LOGO为“马”的车知多少?


上世纪初的德国斯图加特邮戳,这匹马就是市徽

  巴拉卡于1918年6月19年不幸牺牲,5年后,恩佐·法拉利在意大利拉文那市的Savio赛道比赛获胜,正当他纠结该给自己的座驾印什么LOGO时,他遇上了巴拉卡的母亲Paolina(保利纳夫人),保利纳夫人就对他说“我儿子是名英勇善战的空军名将,曾获得很多次胜利,如果你用他的跃马图腾,那它将给你带来更多好运”,于是恩佐·法拉利听从了老夫人的建议。

  但恩佐·法拉利第一次将跃马印上赛车的是1932年,那时他参加24小时耐力赛获胜了。后来他就一直保留着跃马LOGO,只是他加上了黄色底色,因为这代表恩佐·法拉利家乡Modena(摩德纳)。

汽车装腔指南:LOGO为“马”的车知多少? 汽车装腔指南:LOGO为“马”的车知多少?


两个跑车品牌的创始人:恩佐·法拉利(左)和费迪南德·保时捷(右一)

  而保时捷之所以用马的LOGO,确实是源于创始人保时捷博士是斯图加特人。斯图加特的早期德语名叫“Gestüt”,是“养马场”的意思。然而十分凑巧的是,“Gestüt”用意大利语翻译就是“Scuderia”,这不正是法拉利的“Scuderia Ferrari”中的词吗。

  因此这个故事神奇般地告诉我们:法拉利的跃马和保时捷的实质是同一匹!由于它没被收入正史,我们姑且就当轶事看吧。如果历史真的如上述发生那样,那法拉利和保时捷之间也曾有过这么一段罗曼史。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