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时评:谁来捍卫“舌尖上的酱油”

2012年05月25日 09:26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针对目前不法之徒在“造酱油”、监管部门在“打酱油”的混沌状态,应严刑重罚伺候那些明知故犯、见利忘义的不安全食品生产者。

  日前,佛山一家年产酱油8万多箱的某大型调味公司,被发现使用容易致癌的工业盐水代替食用盐。该企业负责人承认,公司在明知工业盐水为非食用物质的情况下,仍用工业盐水作为酱油原料。

  近日,一部有唯美主义倾向的写“食”主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引得无数食客食指大动。第三集介绍安昌酱料时提到,“‘中国的酱’,在人类的发酵史上独树一帜,数千年间,它成就了中国人餐桌上味道的基础……”从洋溢着农耕时代美食的古典意蕴中醒觉,现实却是如此之不堪。

  工业盐与食用盐主要成分无异,但前者含有大量的杂质,最危险的杂质是亚硝酸盐。一般而言,人体只要摄入0.2克~0.5克的亚硝酸盐,就会引起中毒,摄入3克就可致人死亡。由于公众日常的摄入量并不大,用工业盐酿造酱油的风险也许未必非常显著与即时,但本可避免的食品安全风险,为什么一定要让其发生?这是公众不理解,想追问的。

  与过往那些食品安全事件不同的是,今次被举报的不是小型的“山寨厂”,而是大型的调味公司,其生产的酱油贴着某家知名企业的牌子在大小超市上售卖。大企业尚且如此,小企业岂非更甚?公众有理由怀疑,用便宜的工业盐作为酱油原料早已是行业潜规则。据报道,工业盐与食用盐的价格相差不过1.5倍,企业为了省下这点成本,便置食品安全、公众健康于不顾,视产品声誉、企业前途如粪土,实在不可思议,不可接受。

  不法之徒在“造酱油”,监管部门在“打酱油”,于是“化学酱油”、“毛发酱油”后,又闹“工业盐酱油”。每一次食品安全问题被媒体曝光,监管部门就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口诛笔伐。说句公道话,就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技术、成本、制度等水平,要对数量庞大、高度分散的食品生产企业做到百分之百的事前监管、达到“治未病”效果是不现实的。乾坤扭转,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就目前的混沌状态,可行且必行的是强化事后惩戒,严刑重罚伺候那些明知故犯、见利忘义的不安全食品生产者。

  如能做到,像某些国家一样,企业明知故犯,触碰食品安全“红线”,企业必遭天价赔偿、罚款,罚到倾家荡产;个人在食品中掺假、掺毒,个人被判重刑(在美国最高可判处十年监禁),以身试法者必将减少,食品安全必将改观。遗憾的是,刑事与经济处罚,我们两手都不够硬。先说刑律,此有一例。本月23日,江苏常熟判决的首例“地沟油案”,主犯才获刑3年。这种刑罚很难称得上“罚当其罪”,更看不到“重典治乱”的意思。

  经济惩罚更是象征性,《食品安全法》规定“10倍价款”,也就是说你买一瓶5元的“问题酱油”,最多能获得企业50元的赔偿。这种惩罚不但未能抚慰消费者“受伤的心灵”,对生产者更是九牛身上拔一毛。对此,有论者建议引入“惩罚性赔偿”,让不法企业赔偿受害者正常损失之外,还要支付远远超出实际损失的额外赔偿,大大提高违法成本。

  汪洋书记曾经强调,食品安全问题上也要向治理“酒驾”学习,对肇事者严惩不贷。是的,如能像治“酒驾”,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严惩不贷、以儆效尤,相信食品安全颓势是可以止住的。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