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公共资源命名当有边界 起名五粮液机场要商榷

2012年05月25日 15:30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宜宾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宜宾市政府副市长谢杰称,2012年5月14日,四川省政府关于《四川宜宾五粮液机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请示经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立项,宜宾机场将从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迁至宜宾市西北11公里处的翠屏区宗场乡进行重新修建,并命名为“宜宾五粮液机场”,机场预计建设工期为3年。(5月24日《合肥晚报》)

  公共资源命名当有边界

  商业命名本来就不是1+1的简单问题,民意对“五粮液机场”的敏感,显然也不在于过度商业化的担忧,而是公共及公益性领域的冠名商业化当有起码的底线——合规与合拍。合规的问题,就是程序要合法,譬如机场冠名有无征询民意、招标等程序有无瑕疵;合拍的考量,起码听起来不别扭,用福柯的话说,“语词命名是一种权力等待认同的过程”,如果民众觉得怪异,狂轰滥炸也注定难以接受。更重要的是,如果北京也生出“二锅头机场”……机场说起来都是“国际化”的,如此命名法则一旦流行开去,会不会闹出国际笑话来呢?

  抛开以上担忧不说,“混搭式”命名的风险,地方部门也不得不考虑周全。一是企业形象的风险。企业名号与其市场行为息息相关,一旦东窗事发、命名又成为称呼习惯,污点就擦也擦不掉,对于被命名者的形象来说,恐怕迟早得不偿失。譬如2008年华师大闵行校区矗立的“宋山木楼”,2010年5月21日,宋山木因涉嫌强奸罪而被捕,虽然隔日校方就移除了大楼的铭牌,一度还是沦为笑柄流传。二是特定建筑与企业特定名称之间的协调性,譬如有的企业名走的是卡通路线,用在严肃的地点,就显得甚为诡异,还有些企业在公共认知中已经与其特定产品关联在一起(譬如女性用品、个人护理用品等),如果不加区分地冠名,多少有些牛头不对马嘴之感。

  命名当有边界,不是企业抛出绣球、地方部门就要兴奋地接住。有些命名,必须恪守历史文化的维度,而拒绝商业色彩的濡染。这既是权力部门的公共责任,也是对市场规则的尊重。其实,除命名之外,机场与企业的市场化合作,还有很多共赢的方式,未必需要在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机场名号上一较高低。公益性、公共性地点与建筑的命名,还是少一些货币化取向为好。  □邓海建

  起名五粮液机场要商榷

  政府修建机场,却以企业名字命名?宜宾市回应,以五粮液命名,既能提高宜宾市知名度,还能扩大五粮液影响力,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但实际上,机场的归机场,五粮液的归五粮液,企业再有名气,也不宜冠名公共资源,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宜宾市岂不是可以更名为“五粮液市”?

  以企业名字命名机场,与一些地方道路冠名权的商业拍卖“异曲同工”。近年来,在“经营城市”的理念支配下,很多城市都把公共资源拿出来商业化运作,道路桥梁冠名权的拍卖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而对于“五粮液机场”的炮制出炉而言,纵然是其间不涉及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在本质上还是一种商品化操作——“五粮液”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将之冠名地方机场,本身就是商业资本对于公共资源的渗透。

  地名乃至道路桥梁机场等的名字,常常蕴含着一个城市发展变革的历史,与城市文化底蕴密不可分,起码的公共品质是必须得保持的。时下是商业社会,消费价值甚嚣尘上,但不论如何,我们也不能让传统文化和公共精神在商业大潮的席卷下没有了立锥之地。还在于,道路桥梁机场等公共设施名作为地名,要确保持久的稳定性。以企业名加以冠名,容易造成变更,付出太多无谓的社会成本,浪费大量的公共财力。笔者所在城市有一条道路曾以一家昔日红火一时的国企命名,但时过境迁之后,这家国企早已破产倒闭,以至于后来这条道路不得不再次更名,给市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在笔者看来,地名以及道路桥梁车站机场名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冠名不仅应该广泛征求市民意见,还要经过人大的审批同意,至少不能仅仅凭一个新闻发布会就确定了“五粮液机场”的名字。  □陈一舟

【编辑:何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