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儿童玩具“售后无门” 无“三包”已成行规

2012年05月31日 11:10 来源:宁夏日报 参与互动(0)

  坏玩具成“鸡肋”,丢也不是修也不是

  家住锦泰花园的田先生前段时间花费600多元在某品牌专卖店为3岁的女儿购买了一台早教机,小姑娘玩得不亦乐乎。但由于孩子不停地乱按按钮,又将裸露在机器外部的电线拽断,早教机“罢工”了。田先生拿着坏掉的早教机到专卖店希望商家能帮忙维修,却遭到了拒绝。不甘心的田先生又接连找了几家电器维修点,均被告知不修理玩具。面对着哭闹不止的孩子,田先生颇感无奈,“600多元不算便宜,但没有能修理的地方,只能把早教机作为摆设放在家里了。”

  丁女士目前在新西兰居住,虽然儿子刚满1岁,她在孩子玩具上的开销已经超过7000元。因为孩子小,丁女士买的玩具价位大都在200元以内。丁女士告诉记者,她给孩子买的全是品牌货,但不论在国内还是新西兰,这类品牌玩具均不予保修。丁女士说,自己前段时间给孩子买了一个澳贝牌的下蛋鸭玩具,外包装上就明确标有“因为儿童不知轻重,对玩具的破坏程度都不一样,所以不予保修”的特别说明。对于这样的特别说明,身为家长的丁女士表示理解。“毕竟孩子玩玩具时会喜欢乱摔乱砸,所以也能体谅玩具厂商为什么不提供售后服务。”但丁女士同时也坦言,现在儿童玩具价格动辄成百上千,如果损坏了一点却因为无处可修而丢弃,实在太浪费。

  面对玩具无法售后维修的窘境,一些年轻家长索性选择了“什么便宜买什么”。在某企业工作的小陈给4岁的儿子购买玩具时只选择去批发市场或网购,价格从不超过百元。“男孩的玩具向来容易坏,以前买过商场几百元的玩具,坏了照样没有售后维修,索性捡便宜的买,坏了就扔,也不心疼。”

  -商家管卖不管修,无“三包”已成行规

  数百元的芭比娃娃、近千元的变形金刚模型、数千元的电动童车……价值不菲的儿童玩具花样百出,令孩子爱不释手。但不管在大型商场的专柜还是在批发市场的摊位,很多玩具商家都表示,玩具只卖不修已成默认行规。

  记者走进位于新华街上的某家大型儿童用品店,店内各类带有电动、声光、遥感技术的玩具五花八门,价格在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记者注意到,很多玩具外包装上的生产厂家、联系电话、产品介绍等标注十分详细,有些还特别标有防止儿童玩耍发生意外的种种注意事项,但唯独没有售后服务或维修的说明,盒内寻遍也寻不着相关的保修卡。记者随机询问的数家玩具柜台售货员都表示,玩具属于易耗品,小孩乱丢乱摔很容易损坏,所以大多数厂家不保修。在另一家商场内,一位玩具柜台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玩具行业一直都没有“三包”服务,7天包退换、1个月保修是绝大多数玩具柜台默认的行规。在记者的走访中,仅有一家售卖电动童车的玩具柜台为消费者提供3个月保修、终身维修的售后服务。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银川商城的部分玩具摊位。在某个玩具摊位,记者询问玩具出现质量问题能否包换,摊主表示可以当场试验玩具好坏,但购买后概不负责。对于玩具损坏的维修事宜,摊主则表现得很惊讶,“几十元的玩具还有啥可修的?”同样,在另外几个玩具摊位,摊主对于玩具售后服务的回答均为否定。

  -重研发轻售后,玩具维修路漫漫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只在儿童玩具的安全要求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但对玩具质量“三包”售后服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虽然我国早在1995年便已发布《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将原来“三包”产品范围从6种扩大到18种,但其中并不包括儿童玩具。许多玩具生产商、销售商也以此为由拒绝向消费者提供玩具维修、更换、退货的相关服务。

  玩具缘何不在“三包”之列?据了解,现在国内玩具业产品更新速度很快,一个新产品的市场寿命一般只有3个月,使用寿命不超过半年,所以很多玩具厂商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发新产品,而忽略了售后服务。

  “零配件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修玩具的难度。”一位多年从事玩具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很多玩具外形相似,内部零件却大不相同。现在市面上玩具类型繁多,升级换代快却没有统一的规格和制式,有些玩具一经淘汰下市,厂商便不再额外生产多余的零配件,也在无形中令玩具售后维修之路变得更加困难。

  “六一”将近,各大商场内的玩具专柜纷纷打出诱人折扣来吸引家长为孩子挑选儿童节礼物。然而,不少家长在选购玩具的同时,也为家中那些束之高阁的坏玩具而烦恼。截至目前,儿童玩具并不享受国家“三包”政策,玩具市场又缺少相关的维修机构,许多身价不菲的玩具一旦出现问题,由于无法退换维修,最终只能尴尬地沦落为“一次性”用品。记者张 唯

【编辑:李金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