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经济面临无就业复苏难题

2012年10月09日 09:5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美国失业率连续43个月保持8%以上的纪录终于被终结。根据美国非农就业报告,9月美国失业率意外降至7.8%,创近四年最低水平。然而,就此认为美国就业市场实现逆转恐怕为时过早。

  金融危机对全球就业市场的冲击远比对经济的冲击更为持久,而各国经济创造就业的能力也受到重创。全球经济“无就业复苏”和“无就业增长”广泛存在,由于后危机阶段产业结构调整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以及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或者生产效率提升而导致劳动要素相对过剩所形成的“替代性失业”将是“无就业复苏”最主要的特点。

  可以说,“无就业复苏”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面临的最大挑战。然而,从更深层次讲,高失业也绝不仅仅是一次经济衰退的影响。事实上,美国当前面临的不仅仅是周期性失业,更是多年来实体经济“转移”导致“去工业化”带来的结构性失业。

  美国的结构性失业起始于本世纪初全球化浪潮,加剧于经济大衰退。本世纪初至2007年12月大衰退开始时,美国企业为优化利用全球资源和提高竞争力,加速产业外移和服务外包的步伐。由于缺乏足够规模的新兴产业来吸收那些被削减下来的美国工人,结构性失业开始出现。本世纪以来,美国劳动力规模净扩张为1300多万人,而就业人数净流失100万人。

  特别是伴随着美国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的演变,美国就业结构及其劳动力的配置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十年间,美国就业人数增长最快的行业,如金融保险地产、商业服务、信息服务、医疗教育等均属服务业,而随着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由30%以上降到20%左右,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一直处于下降通道。制造业所需的非技能劳动力越来越少,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技能缺口进一步推高了美国失业率。

  高失业率的背后凸显出资本与劳动不易调和的矛盾。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美国工业部门生产利用率平均水平为83%左右,而在此后的近30年间,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下降到80%以下,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平均值只有77.6%,是二战以来最低的10年。今年以来,美国产能利用率保持在76.7%左右,这个数据的经济解释意义就是美国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缺口依然较大,整体产能扩张几乎停滞,在没有企业扩大设备和产能投资的情况下,失业率怎么可能大幅下降?

  当前,在经济复苏极度乏力和复苏阶段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持利润增长更可能依赖减少劳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的方式增加单位劳动投入产出。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美国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6%,而同期美国失业率攀升至9.4%的高位。此外,工资报酬也与企业利润有此消彼长的趋势,企业劳动投入减少,但生产率提高使得企业利润逆势增长,而工薪报酬在GDP占比有所下降。“强资本,弱劳动”的现象愈加突出。

  因此,美国真实的就业图景可能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乐观,货币宽松难解结构性问题,美国就业市场的持续复苏仍非坦途。- 张茉楠(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研究员)

【编辑:李金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