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中国式旅游经济应打造全产业链

2012年10月15日 14:20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2012年黄金周落下帷幕。这个黄金周,除了假期加长以外,新出台的 “免费高速”政策,更是引发各个景点的人潮涌动,车位难求。客流量仅仅用“井喷”似乎已经无法表达当时的盛景。各地景区更是不堪重负。对于这样的中国式旅游经济,我们究竟还缺少什么呢?

  毫无疑问,这背后除了带薪休假制度落实不到位外,就旅游业而言,确实存在旅游产品结构性的问题。据全国假日办假日旅游信息通报显示,长假期间国内景区可谓冰火两重天:热门景区纷纷“爆棚”,部分景区游客日访问量超过最佳接待量数倍;而冷门景区即便降价也门庭冷落……事实上,景区建设的同质化现象日渐严重,没有好规划的景区自然乏人光顾。

  我国幅员辽阔,有多种气候和多种多样的生物,原本并不匮乏景区资源。然而,却很少有景区能够开发新产品,具有拓展已有旅游产品产业链的实力……门票几乎是所有景点盈利主要手段。

  在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楼嘉军看来,目前,全国一线景区形成旅游产业链的较少,大多还是依靠门票、索道、酒店在支撑,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这同时也是热门景区希望在节假日期间捞一笔、无视访问量的重要原因。“游客除景区门票外,第二、第三消费还较低,很多景区少见有特色的纪念品;餐饮等服务也参差不齐,导致门票收入占到游客在景区消费比重的80%以上。”

  仅靠既有项目的价格提升或者下降,是很难破解旅游业发展困局的。摆脱困窘的根本之道在于打造旅游“全产业链”,促进二次、三次消费。近年来,尽管国内旅游业一直在提倡摆脱“门票经济”,打造全产业链、但目前的实际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以峨眉山为例,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游山门票收入达到1.46亿元,其毛利率高达41.05%。而宾馆客房、餐饮、旅行社、广告及商品收入的毛利率全都在30%以下,其中旅行社收入毛利率仅有2.86%。

  瑞银证券分析师王鹏分析,一线景区门票涨价趋势仍在,原因在于我国自然景点所有权归国家,经营权归地方政府或者授权经营的企业。在财政支持不足的管理体制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享有景区经营权的企业,均有意通过门票提价来获取资金、利润。

  目前,国内多数一线景区的价格已经相对较高,未来继续涨价的空间非常有限,单纯的“门票经济”难以支撑景区,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门票价格,并不能达到限制客流,保护景区的目的。2002年,杭州市对西湖景区实行免费开放,每年要放弃几千万元的门票收入。然而,10年之后,由于免费开放带来的游客量,加速带动了整个旅游产业链条的发展,为杭州带来了上亿元的经济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则认为,市场回报要遵循市场的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在严重的供不应求情况下,门票价格的上涨是必然的。但愿一线景区不要沉迷于涨价,而是借鉴杭州的经验。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