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功能性饮料确有“神奇功能”吗?

2012年10月15日 14:5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恢复体力”……近年来,种类繁多的功能性饮料以保健为卖点,吸引来众多消费者青睐。这些功能性饮料果真具有广告宣传中的功效吗?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又了解多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连日来走访了这一市场和行业专家。

  功能性饮料走俏市场

  近年来,随着红牛、佳得乐等一系列特殊用途饮料的出现,消费者在选购饮料时,逐渐发现货架上饮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不少都明确标有“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内容。

  “这类功能性饮料的销量非常好,购买的大多是年轻人。”长春市同志街一家超市的理货员王女士告诉记者。

  在长春一所大学读书的武健告诉记者,经常在踢完球后买一瓶佳得乐,感觉挺解渴的。张志学是一位白领,“工作压力大,熬夜是常事,晚上经常来瓶红牛提提神。”他说。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让不少饮料批发商乐开了花。在长春市二道区的一个大型物流园区,进出的货车非常繁忙。其中主要经营饮料批发的陈丽说,与往年相比,除了传统的碳酸饮料、矿泉水销量持平外,功能性饮料的出货量增加了两三成。“每瓶的价格一般在五六块钱,普通消费者也能负担得起,再说还有保健功能,很多人看好这一点。”陈丽说。

  揭秘功能性饮料的“神奇功能”

  功能性饮料有哪些“神奇功能”呢?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功能性饮料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并没有功能性饮料这一分类,与其最为相近的是特殊用途饮料,即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制品。

  功能性饮料的“神奇功能”究竟从何而来?记者仔细查看了数种功能性饮料的成分表,发现与普通饮料相比,功能性饮料中一般增加了牛磺酸、赖氨酸、咖啡因、柠檬酸钠这几种成分。

  “功能性饮料中添加的成分有一定药物作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营养部营养医师王继萍介绍说。比如牛磺酸能促进脑细胞的合成,增强学习记忆能力,有抗氧化作用等;赖氨酸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氨基酸;一些运动饮料中含有钠、钾,可以补充人体因流汗而流失的盐分。

  王继萍说,不过功能性饮料在饮用时有很多禁忌,并不是人人适宜饮用。比如抗疲劳饮料中普遍含有咖啡因,高血压、胃病、肝病患者及孕妇、儿童不宜饮。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标准,在功能性饮料的准入门槛、成分含量等方面都存在空白点。今年初,某知名功能性饮料违规使用添加剂的消息,就让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安全产生了担忧。

  如何健康饮用功能性饮料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功能性饮料外包装上的健康饮用提示大都比较笼统,比如有的只标注“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有的则仅含糊地标明“适合平时及运动后饮用”。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主任刘雅娟表示,功能性饮料中的特殊成分能否起到作用,还需有专门的机构鉴定。消费者一定不要轻信商家的概念炒作,要根据自身需要科学地选择功能性饮料。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极度困倦、剧烈举动过后,可以适当饮用功能性饮料。如果需要补充营养成分,应首选天然食材。如牛磺酸和赖氨酸都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如果要补充维生素C,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刘雅娟说。

  此外也有专家建议,一方面,对于目前市场上功能性饮料的扎堆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进行严格的产品检测,同时加快推进行业标准出炉的步伐,尽快使功能性饮料有规可依;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有一套完善的生产、加工、检测机制,这样既有利于品牌做大做强,也有利于整个功能性饮料市场的健康发展。(王欢、宗巍)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