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业内人士称通用航空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2012年11月15日 14:48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历经试点两年的稳步推进,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将于2013年伊始步入全国推广阶段。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改革的铺开,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将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发展新机遇

  国家空管委办公室空管局副局长马欣在13日开幕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指出,中国将从明年开始,全面推进通信指挥和对空监视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化的低空空域管理运行和服务保障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院长杨凤田表示,通用航空是民航事业的两翼之一,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国家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层面上的破冰,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

  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通常所说的私人飞机,包含公务飞机,抢险救援、航拍等用途的飞行。低空空域则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主要区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蕴藏着极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被称为“万亿大蛋糕”。

  目前,中国已经有20多个省市建设了航空产业园。在有着“中国西雅图”之誉的西安阎良,国家级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吸纳500家企业入驻,形成围绕航空制造业的产业链。在珠三角经济圈中的珠海航空产业园则吸引了中航工业通航板块落户于此,形成集研发、组装试飞、销售、维修和运营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考验与挑战

  杨凤田指出,在迅速涌动的“通航冲动”之下,中国通用航空软硬件设施配套薄弱、产品研发起步晚、服务体系缺乏等现实障碍,也使得单纯主攻制造业发展无法缓解产业发展面临的考验与挑战。

  救援救护、勘察测绘、农林喷洒等公共用途需要通航飞机,国际化的企业、高端商务人士也热切企盼高效便捷的公务机。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私人飞行梦想也不断升腾。“买飞机不难,飞起来很难;买得起飞机,养不起飞机。在考察一个空中旅游线路的时候,飞行员拒绝再飞,因为前方是划设的管制空域。”西安腾龙通用航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毅龙说。

  陈毅龙拥有两架飞机,在过去的一年,这个飞行爱好者的合法飞行时数仅为十几个小时,但他却为此付出了总计高达百万元的投入。迫于无奈,他干脆自己成立通航公司,摸索以飞机养飞机之路。

  业内权威人士提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不仅要规范收费问题,还要解决改革动力问题。

  限于审批程序和空域管制的问题,在中国私人飞机拥有者的圈子里,很多人都曾经尝试“偷偷飞起来再说”。但通航机场、地面服务保障、飞机托管的缺乏也让飞行之乐和私人飞机的便捷性大打折扣。

  “目前,一系列通用航空飞行管理的审批办法正在全面、深入改进之中,这将极大简化通航单位普遍反映强烈的飞行审批程序。”马欣说。

  据介绍,各有关部门正在加紧修订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低空空域管理使用、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也有望近期颁布。

  马欣指出,低空空域管理在基础设施配套上也已取得了实质进展。空管委已经完成长春、海南管制分区和海南岛“两区一岛”试点地区的通信指挥和低空监视设施建设,正在加速改造升级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

  目前,沈阳法库、深圳南头、海南东方、珠海航空产业园4个飞行服务站已经投入运行,为建设覆盖通用航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网络建设提供示范,并鼓励各地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通航发展。

  “在中国市场生存下来的通用航空企业终于挺过了困难的‘冬眠期’,迎来春天。”中航工业试飞院航空俱乐部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军明认为,中国需要更多有资质的企业成为通用航空规范的“红飞”代表,引领有着“通航冲动”的参与者有序发展。呼涛 王攀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