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双氰胺门”令“洋奶粉”光环褪色

2013年01月30日 13:38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就在国人对三聚氰胺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退时,双氰胺又来搅扰着大家的神经。

  由于闹“奶荒”,新西兰政府刚刚宣布采取法律途径限制奶粉代购。然而,当地时间1月24日,新西兰官方却证实,该国牛奶和奶粉中发现存在低毒的化学物质双氰胺(DCD)残留,此次“中枪”的是新西兰最大的乳制品企业恒天然集团。

  由于中国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此事件迅速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网友们纷纷吐槽:“进口奶粉也靠不住了!”“走了三聚氰胺,来了它的兄弟双氰胺。洋奶粉也中枪了,难道真逼着我们去养牛挤奶?”

  “双氰胺”究竟为何物?据食品安全专家介绍,双氰胺是一种复合含氮化肥的成分,含有双氰胺的奶类产品可能会对婴幼儿产生副作用,容易导致堵塞婴幼儿肾脏等情况。因此,发现存在双氰胺残留之后,新西兰政府已经下令禁止含有双氰胺的奶制品销售和出口。

  据外媒报道,去年9月,恒天然公司已在产品中发现双氰胺残留,但却“保密”了3个多月,因此备受质疑。经调查发现,大约有500个新西兰农场使用了含有双氰胺的化肥,用于促进草的生长。

  专家指出,目前乳制品中的双氰胺尚没有国际限量标准。恒天然集团称,双氰胺只在少量乳制品中发现,且极其微量,不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新西兰第一产业部也忙着“灭火”,称微量的双氰胺对食品安全不构成威胁,双氰胺本身也是无毒的。

  与此同时,中外乳制品企业纷纷发表声明与双氰胺事件撇清关系。恒天然集团在中国有多个合作伙伴,包括明治、雅培、美赞臣、雅士利、惠氏等著名奶粉品牌。雅培、多美滋等公司均表示,恒天然已确认供应给它们的所有产品不含双氰胺。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新西兰相关部门提供涉毒奶粉的详细信息,食品安全部门也已介入此事。但截至目前,国内未下架新西兰奶粉。

  作为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的奶源一直享有盛誉。新西兰95%的乳制品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目前中国市场上进口的新西兰大包奶(包括脱脂奶粉、全脂奶粉)占到了中国总进口量的80%,而新西兰乳制品占到了中国全进口婴幼儿食品的40%左右。

  全球60%的奶制品企业和乳品供应商采用新西兰奶源,事实上,中国市场上的新西兰奶源奶粉,并不仅仅只有可瑞康等新西兰奶粉品牌,光明旗下的培儿贝瑞奶粉等多个国产品牌也同样是“新西兰奶源”。另一些“洋奶粉”则只对产品标称为“全进口”、“进口奶源”,对奶粉的具体“血统”更是多以含糊带过。

  虽然有关专家指出,双氰胺毒性小于三聚氰胺,消费者不必太惊慌。然而,鉴于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安全的高度敏感性和零容忍度,他们最迫切想要知道的是——这批受影响的奶制品到底有没有危害,在我国有没有销售等等。只有权威部门尽快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才能平息这场风波。

  对双氰胺事件,重视总比掉以轻心强。恒天然集团并不是第一个栽在安全关的乳制品企业。事实上,近年来,包括美赞臣“金属门”、日产奶粉“缺碘门”在内的“洋奶粉”安全负面事件层出不穷。

  国家质检总局从2011年7月到2012年8月公布的每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上,先后有34个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以婴幼儿奶粉居多。包括德国产的“泓乐”、新西兰产的“可益多”、澳大利亚的“亨氏”在内的多个品牌,均上了“黑榜”。

  “洋奶粉”安全关难过,科学定标势在必行。有关专家建议,国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部门应尽快对双氰胺的含量作出限量要求,“检验检疫机构应该尽快对国内进口的新西兰奶源进行抽检。”质检部门应格外关注通过代购等各种渠道输入境内的洋奶粉,进一步完善、细化并加强监管工作。

  业内人士表示,像双氰胺这类残留,在美国、欧盟等地也曾发现,因为牛奶的产业链比较长,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安全”,双氰胺残留事件对新西兰乳制品不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奶源的需求,让国内企业对在新西兰等奶源丰富国家建厂、收购趋之若鹜。而双氰胺事件,很可能影响到国内企业在新西兰建厂的计划。

  同时,该事件长期来看,将使消费者一味盲从进口奶粉的消费理念有所改观,有利于消费者理性回归国产品牌。近年来市场对进口奶粉趋之若鹜,各大外资企业连年涨价但依然销售火热,网络代购的兴起导致新西兰、香港等超市频现奶粉荒并相继施行限购。

  而伴随着新西兰奶粉双氰胺事件,国内乳企或迎来转机。有关专家认为,此次事件后,中国进口乳品的结构或许将进行大调整,而国产奶粉的机会可能也来了,未来中国奶粉市场的竞争会更好看。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