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农民土地规模经营机械化种田将成趋势

2013年03月18日 10:4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原以为两会离农民很远,实则不然。远在千里之遥的湖北乡村农民,时刻关注着北京的两会。两会传递出的每一个信息,都牵动着广大农民的心。尤其是事关“三农”的政策、改革举措更受瞩目。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说出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共同期盼。

  新时期农民再也不只是埋头种田,而是根据政策导向、三农改革的措施,考虑谁来种田、怎么种田的问题。而农村火热的实践正在给出令人鼓舞的回答。

  两会期间,在湖北京山、钟祥、随县等地采访发现两大可喜现象,一是乡村土地流转搞得热火朝天,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规模流转,回答了谁来种田的问题。有的县市土地流转达到20多万亩;二是农村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回答了怎么种田的问题。不少乡镇基本实现了机耕机收,机械插秧也达30%以上,农民种田越来越轻松了。

  “这段时间天天关注两会,感到很受鼓舞,干劲越来越大。土地集约化经营很受农民欢迎,也是大势所趋。合理有效的土地集约方式更能保护好农民的财产权利。”京山县种粮大户刘若峥谈起土地流转,充满信心和激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农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小康,就难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传统分田到户、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难以让农民实现小康。以土地集约化经营,依靠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经营、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田效益,将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实现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农民的目标。

  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后,每亩地每年有六百、一千元不等的流转收益,并依然享受国家的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并每5年调整一次流转合同。这样,有的农民可以放心出门打工,拓宽增收渠道。有的农民留下来,由合作社返聘从事田间管理。合作社种田的机械化率提高后,特别需要年轻农民成为机械手,推进农业机械化。刘若峥的峥嵘农庄种植专业合作社,35岁以下农民87人,占了41%,成为机械化种田的主力。

  可以想见,随着时代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机械化种田必将成为大趋势。传统的耕作模式将被取代,一代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正驰骋于希望的田野上。□  文/俞俭 王贤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