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凤凰古城今起告别免费 峨眉山等景区涨价客流反增

2013年04月10日 08: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资料图。从今天开始,凤凰“凭票进入景区”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游客进入凤凰古城须多付148元的“买路钱”。专家认为,这种做法不明智且负效应明显。  

  中新网4月10日电 (财经频道 黄楠) 从今天开始,凤凰“凭票进入景区”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游客进入凤凰古城须多付148元的“买路钱”。专家认为,这种做法不明智且负效应明显。调价后的影响虽尚待观察,但据中新网财经频道梳理发现,清明节前涨价的部分景点客流不降反增,因巨峰观光车提价167%备受关注的崂山风景区,首日接待游客量竟暴增158%。

  凤凰古城今起告别免费

  湖南省凤凰县日前对外公布,从4月10日起,对现有旅游服务管理体系实施调整,变“凭票进入景点”为“凭票进入景区”,按照既定“整合收费”计划,从4月10日开始游览凤凰古城和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需购买148元/人的门票。

  对此,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衍用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凤凰古城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负效应很明显。大家都认为古城市区应该有古道热肠,想去看一下,这是游客的权益,无端提高票价会使游客产生反面形象的认知。未来旅游业转型升级要把吃、住、行、娱乐、购物和交通6个要素充分利用起来,将门票经济转变成产业经济。

  对凤凰古城门票“涨价”,网友纷纷表示“很无奈”。在抢吃“最后一顿免费午餐”的心理驱使下,凤凰县旅游部门统计,9日游览古城的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峨眉山等景区涨价客流反增

  清明节前,国内景区掀起新一轮“涨价潮”,凤凰古城、峨眉山、瘦西湖等多家知名景区纷纷上调了门票价格,崂山巨峰观光车提价幅度更高达167%。有网友直叹“玩不起”。但中新网财经频道梳理发现,清明小长假期间,部分提价景区客流不降反增。因巨峰观光车提价167%备受关注的崂山风景区,首日接待游客量竟暴增158%。

  据了解,清明小长假期间,峨眉山景区接待游客4.08万人次,同比增长0.19%。峨眉山景区实现门票收入525.88万元,同比增长3.82%。与凤凰古城同样采用“一票制”的“天下第一泉”风景区3天客流量达42.0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40%。瘦西湖景区3天入园人数超过15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所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4月1日刚刚涨价的崂山风景区,小长假首日接待游客达到10246人,与去年的3964人相比暴增158%。

  垄断是景区价格上涨主因

  按理说,游客有选择的自由,景区门票过高势必导致游客的流失。门票涨价后客流为何不降反增呢?据中国商报9日报道,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博导张辉指出,我国各大景区价格的上涨与一般的产品价格上涨并不一样。一般产品主要是成本推动带来的,而景区价格上涨是垄断带来的结果。优质旅游资源的垄断性、稀缺性再加上国内旅游需求的迅速发展共同带来了价格的上涨。这种上涨并不具备合理性。

  分析人士认为,旅游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的刚性需求,从定价机制看,我国旅游景区的门票定价权在地方政府,而景区收益往往与地方财政收入有一定关联,因而地方政府客观上存在支持门票涨价的动机,也促成了门票的步步走高。

  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国内旅游仍以跟团为主。全国各地景点的门票上涨虽然幅度很大,但实际上的金额只有数十元,对于几千元的团费来说“不算大头”,何况,许多旅行社与旅游景点签订的是年度采购协议,门票的协议价是不变的,所以涨价主要是对自由行的散客有比较大的影响。(中新网财经频道)

  视频访谈:

  学者谈景区“门票经济”如何步入正轨

  相关报道:

  

景区掀“涨价潮”最高涨幅167% 网友叹玩不起

  近期,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国内景区掀起了新一轮“涨价潮”,凤凰古城、江西婺源景区、四川峨眉山、扬州瘦西湖等多家知名景区纷纷上调了门票价格,最高涨幅达到了167%。对此,网友感叹景区越来越“玩不起”,而专家则表示,景区不能太依赖门票经济。....[全文]

  

专家称凤凰古城收门票不明智 门票经济应转型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衍用27日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专访时表示,凤凰古城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未来旅游业转型升级要把吃、住、行、娱乐、购物和交通6个要素充分利用起来,将门票经济转变成产业经济。....[全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