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礼钱”风气在农村蔓延 莫让份子钱成“公害”

2013年05月20日 08:5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打破村民之间的攀比和博弈心理,需要村组织的有效约束和引导

    有一则笑话:古代有个县官做寿,下属凑份子,送了一个金老鼠。县官乐了,当众宣布:下个月我夫人过生日,她可是属牛的!

    抛开索贿这个情节,这个笑话仍有现实生命力。红白喜事、人情往来,聚少成多送出去的份子钱慢慢从金老鼠攒成金牛。最近,有记者在辽宁农村调查发现,乡亲邻里间红白喜事互相帮衬的礼钱,名目增多、金额翻倍,逐渐演化成村民的“公害”。

    这一风气在农村地区的蔓延,值得警惕。

    首先,大大加重了村民的负担。礼金从数年前的30元、50元,涨到现在的数百元、上千元,礼金涨幅显然大大超出了村民收入增长水平,让不少村民戴上了礼尚往来的枷锁。

    其次,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浪费。随着礼金攀升,招待酒席的标准也水涨船高。大吃大喝往往还伴随不少“剩宴”,这与我国国情和村民的收入水平都极不相称。

    最后,礼金攀升还使正常的人情交往世俗化,亲友乡邻间矛盾增多。宴请和往来本是交流感情的机会,而礼金的掺和却扭曲了不少亲情友情——礼金给送少了、对方喜事办得太多了,难免会有人觉得“吃了亏”。于是有些“吃了亏”的村民挖空心思、翻新花样操办喜事。村民的负担不断加重,矛盾更成了解不开的结。

    礼金的攀升,很大程度上源于攀比心理。别人送一千,自己送五百,面子上过不去,既担心别人看不起,也怕别人心里有怨气。红白喜事名目的增多,主要源于亲友、乡邻间的心理博弈——你可以办,我为什么不办,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必然使红白喜事的花样只会增、不会减。

    打破村民之间的攀比和博弈心理,需要村组织的有效约束和引导。一些村委会不妨组织村民坐在一起,一块建个村规村约。什么红白喜事可以操办,什么不能办,大家要定个规矩;礼金的标准要定个上限。这样的规矩让大家都省钱、省事、省心,不难操作,也会赢得村民的支持,何乐而不为?

    当然,更需要警惕的是文首笑话中那样的县官。对于基层干部借人情往来名义敛财的变相腐败行为,纪检监察部门应该高度关注,在制度上严格规范,实践中严格监督,莫说金牛,金老鼠也不行哩!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